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 http://q.xxt.cn/sidawaiguoyu

圈子介绍

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

    

圈子标签:

 圈子总人数:752
 日志数:2149
 访问量:35034      加入我们

点击909次

老人与孩子 万飞雪

发表时间:2009-04-29 14:53

 

 

想起姥姥,泪便不觉下来······

姥姥是一位慈祥勤劳的人,一生受苦颇多。听妈妈说,她还是典型的童养媳,年青时受尽了婆婆的虐待,丈夫封建思想严重,每每不问青红皂白挥拳即打,头胎又是个姑娘,更遭受欺凌,几次欲投井欲死,都幸运未能成功。所幸中年得子,又随夫迁至他乡,日子才渐渐好起来。

 我上头有哥,从小体弱,亏姥姥精心照顾成人,加之姥姥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哥哥更是疼爱有加。我从小被判为奶奶抚养,相比感情上疏了一层,但年幼的我并未明晰地感受到差别,痴迷于姥姥讲述的童年故事,煎烙的香脆油饼,舒适的格子布鞋,哼唱的地方特色的小曲······

记忆中,她一生虽未工作,却也竭尽全力尽其所能操持家用。小时候,绿荫下,马路边,一杯杯浓郁的茶叶水,掺了食用色素的温甜水,置放在小方桌上,杯口覆了一块玻璃,2分钱一大杯,1分钱一小杯,给路人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补贴了家用。晚年时更是马不停蹄地昼夜编提篮,做鞋垫,小打小闹竟也积攒了一笔小钱,据说还给我500元钱置办嫁妆。每逢我或哥前去,她总是慌不迭地买吃买喝,当然是领街上吃,腰板挺直,笑意浓浓。

不幸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得了偏瘫。正巧那些年又赶上城市搬迁,老屋被扒,住进了敞亮的高楼,却没了老邻居,没了生活能力,只是一年四季呆坐在竹椅上,除了用一只手在一日三餐上派上用场,其他更多时候便是用来抹眼泪。姥爷身子正健,除服侍昼起夜寐,哪肯再耗时陪老妻枯坐,子女工作正忙,即便有,又怎能大把花时间与老母倾谈。更甚者,在工作烦闷,家务缠身,压力剧增时,我那舅舅,姥姥的中年得子,冲姥姥大喊大叫:“都怨你······都怨你······”一场压抑、痛苦、绝望、无奈的嚎哭之后,姥姥再也说不出任何清晰的话了,呜呜啦啦,再加之浓重的地方口音,更与人交流困难。有时,偶尔我课间抽空探望时,廖廖的空屋忽响起铁门哗啦啦声时,姥姥便极力从竹椅上探出头来。一见面,咕哝着含混不清的话语,用唯一尚能表情达意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哭,哭,一个劲儿只是啊啊地哭,好容易止住后,我只能逃离,心里,是说不出的难受。而我,最痛恨的,却是舅舅惟妙惟肖学了姥姥探头探脑的样子。

老人枯燥的样子总令人不待见,而孩子······

从出生那天起,便如众星捧月般呵护有加,她哭了,她笑了,她闹了,她病了······一团人纷纷扰扰,话题总离不开她。

看着她娇嫩的吹弹欲破的脸蛋,连呼吸也要屏住了,怕贸然的鼻息弄得她不舒服,陶醉地嗅着她香喷喷的身子,明白了动物妈妈为何不停地用舌头舔舐宝宝的缘由,表情凝重地握着她沉甸甸的大便,巴拉着分析消化的最新情况······一切一切的付出都毫无怨言,掏心掏肺。

长大了,会蹒跚走路了;长大了,可以蹦跳着上学了;长大了,再也不能到童装店购置衣服了;长大了······

我们却又渐渐老去了。

付出和得到,永远不成正比,这是规律。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谁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角色的定位,是自己淡然的心境,是看破世事的坦然,是活出每一天精彩的努力······

而孩子,永远是我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