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2次 | 博客点击578次 | 评论0次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发表时间:2019-11-14 10:30:30 [查看原文]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说明: /ac/b.gif文:李雪

生养孩子的过程,会把父母自身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激发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儿过程会经历各种痛苦。所以说,育儿是父母的修行。痛苦被激发出来,如果能保持觉察,是人生最难得的成长机会。

精神分析心理学,尤其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心理学让我着迷。克莱因、温尼科特等前辈,致力于童年亲子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研究结论几乎完全贴合自己的成长体验,经常看得我泪水连连。那些我理解起来有些模糊的理论,也在个案治疗中不断清晰,反复得到印证。这就是我相信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是大师,而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和我的切身体验丝丝入扣,让我更清楚的理解自己,理解来访者,觉察力不断提升。

最让我敬仰的是,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长期和儿童一起工作,追踪观察上千对母婴直至婴儿成年,从而理解母婴关系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关于婴儿心理世界的奥秘,是这些前辈们不断观察实践,思考推理得出。注意,他们是观察母婴关系,而不是拿婴儿做科学实验。为证明自己正确而拿活生生的孩子做科学对照组实验,这是反人类的行为。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来就不属于科学,而是现象学范畴。科学并非上帝,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这个世界如此广博,尤其是精神世界,科学工具并不能代表全部。

前辈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治疗实践,发展出客体关系心理学,我理解其宗旨是:主体把自己和客体的关系,内化成主体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不断投射出去,会控制主体与其他人的关系。通俗点说,就是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的第一个客体是乳房。越早期的客体,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同样,越早期客体关系出问题,越难治疗。比如有的女孩会狂吃然后狂吐,这种进食障碍看似好治疗,对行为加以矫正,不要吃那么多,吃完了不要吐就行了呗。但实际上没有人会内心好好的故意折磨自己,狂吃狂吐表达的是潜意识中对乳房这个客体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愤怒。定点喂奶而不是按需喂奶,也许奶水总量足够,但婴儿的感受是,乳房决定自己能否生存,等于整个世界,可它居然是不确定客体,我需要的时候不一定有,这太可怕了。如果婴儿与乳房的关系长期恶劣,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伴随一生,奠定生命底色的焦虑。

父母不是神,尤其是自己童年很不快乐的人,给孩子爱与自由确实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心理学理论知道最完美的父母应该怎样,但自己真的做不到。那些已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会让父母焦虑自责。就算我生养孩子,一样做不到心理学意义上完美的父母,一样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痛苦。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保持自我觉察,做诚实的父母。

当我们自己非常疲惫,不愿意抱孩子的时候,诚实地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讲:“你的需要我看到,你的需要很好,是妈妈自己太累,需要休息。” 在这样的自我观照下,身心一致得到休息。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用某些说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就会相信“总抱孩子会把孩子惯坏”,“孩子在用哭泣使坏,威胁自己,不能轻易满足它们”。孩子天然流动的能量从小被贴上负性标签,定义成各种问题行为,孩子的内心于是分裂,心理创伤就这样种下。

如果夜奶让妈妈疲惫不堪,可以请人帮忙,暂时不夜奶,让妈妈好好休息。我的来访者中有几个也是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身体本来就很弱,而且心理创伤巨大,夜奶无论对妈妈的身心都是艰难考验。我陪伴妈妈们,不断细致体验自己的感受,让各种情绪流动,得以观照。尊重和呵护自己的身体,不用完美妈妈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太疲惫就休息,让别人带一下,哪怕暂时吃奶粉也可以。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但结果下来,没有一个妈妈刻意训练戒断孩子夜奶,也没有一个妈妈自己精神崩溃,最终都和孩子越来越协调一致,经常感受到亲密育儿的快乐,身心更加强健。

当我们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失控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打了孩子,可以诚实的对自己说:“这是我内在创伤被启动,因为内心痛苦而伤害孩子,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修理。”

若我们因为经济制约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渴望,诚实对孩子讲:“你的需要我看到,它很美好,暂时爸妈钱不够,无法买下它。” 从小被及时回应的孩子,2岁左右已经非常好商量。有的父母不诚实面对自己,转而攻击孩子:你的需要太过分,你不应该提出无理要求。这种事情若经常发生,孩子会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自己的欲望应该压抑隐藏,面对世界不敢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是缩手缩脚。严重的会成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似乎无欲无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可是,如果父母诚实了,孩子就不会受伤害吗?

首先,诚实的父母,是自我觉察的父母。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之间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其次,人总是无法避免要经历喜怒哀乐。渴望拥抱没有得到,孩子会经验到悲伤等情绪。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只有情绪的天然流动被不断阻塞,才会固结在体内形成心理创伤。比如父母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把各种冲突说成是孩子的错,甚至禁止孩子表达情绪,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这才形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过去的事件造成,但过去发生的一切不会改变,也不用改变。心理治疗的重要功能,是把潜意识的感受意识化,让潜意识的感受被意识承认,二者逐渐合一,不再分裂,创伤就已经弥合。所以,诚实的父母,是不扭曲孩子感受的父母。一切本无常,不扭曲分裂,就会自然疗愈。

心外无物,心外无法,所有修行法门,万法归一:保持觉察。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