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五小学2013届6.3班 http://q.xxt.cn/banji431430562563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60次 | 博客点击572次 | 评论0次

“吃”出来的好作文

发表时间:2022-11-04 15:10:01 [查看原文]


“吃”出好作文

——调动“三觉”写美食

写作导入

“吃货”一词,已成了“美食家”的戏称。民以食为天,活离不开“吃”这件简单而风雅的事。一日三餐,美食断断不可辜负外酥里嫩的可乐鸡翅, 味俱全的咖喱牛肉,别具风味的过桥米线,麻辣别致的重庆火锅,落口消融的双眼馄饨,不油不浓的西湖醋溜鱼……各类美食小吃不胜枚举,你是不是一个资深的小吃货要知道,美食家往往能从吃中受益,吃出感受、吃出内涵、吃出知识、吃出乐趣来。也许你正在考虑:作为一个小美食家,我该怎样写好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呢?

我批阅过一篇《红烧猪蹄》:

一进外婆家,就闻到一股香味,我顿时来了精神,急忙询问:外婆,什么东西这么香?”“你爱吃的红烧猪蹄!”外婆微笑着说。我欣喜若狂,飞快地坐在桌旁,准备大吃一顿了。“开吃咯!”我挥舞着筷子,夹起一块猪蹄张大嘴巴,一口咬住了外面的皮,“啊呜,啊呜!”我嚼了又嚼,这皮可真糯,很有嚼劲!然后,我又吃掉了里面的肉,又香又嫩,味道美极了!不一会儿,我就把骨头舔得干干净净,一块猪蹄就搞定了。外婆做的红烧猪蹄真好吃

虽然这是一篇写美味的作文,但只是写出了吃“红烧猪蹄”的过程,却没能带给大家真切的美味体验。问题就在于,他没在描写“三觉”上下功夫。

其实,美食的作文,一般来说,只要抓住“三觉”(视觉、嗅觉、味觉)来写就行了。

一、抓住视觉——写好“

为了展现美食的“色”,最先出场的应该是眼睛。不论是一盘菜、一盆汤、一碗饭,一旦摆放在面前,眼睛会最先做出分辨与评价。因此,写美食,要睁大我们智慧的眼睛,观察这份美食中都有哪些色彩出场了。这些色彩的缤纷登台,往往会让我们的视觉目不暇接。这时,我们可不能漏掉任何一位可爱的颜色嘉宾哟!我们需要认真地观察,将色彩们从主到次地一一呈现出来。

写一写

冰糖葫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看相好。一个个火红火红的“小球”外面裹着一层晶莹透亮的糖衣,好像一排穿着红衣的害羞的小姑娘,看起来是那么可爱,那么剔透,那么诱人。现在市场上不止是用山楂做冰糖葫芦了,花样翻新,用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串起来,再裹上糖衣。有金黄的橘子、碧绿的猕猴桃、大红的圣女果、紫红的葡萄……每次只要看见糖葫芦,我都会忍不住买上一串,遐想着举在手中,那是一串点亮在正月十五的彩色灯笼。

       ——《冰糖葫芦甜》聪聪

二、抓住嗅觉——写好“香”

美食的香气,就像一个特别活泼的小精灵,总爱调皮地挑逗着我们敏感的鼻子,有时候,我们并没有见到美食,但那种撩拨食欲的气味,早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唤醒了我们的嗅觉和食欲,让我们垂涎三尺了。写美食,香气也是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写一写

从来没吃过臭豆腐的迫不及待地接过爸爸手里那袋臭豆腐包装袋上写着“黑色经典臭豆腐,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闻着臭,吃着香”,不觉间,口水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打开包装,就有一股臭味扑面而来,好像一个隐身的小妖精,“呼”地一下钻进了我的鼻腔中,转眼间,又在五脏六腑里转了一圈儿,随后飘出袋口,向四周扩散着,扩散着。再仔细闻一闻,哎!这气味怎么发生了变化?一股非常特别的香味渐渐代替了臭味,而且香得迷人。我轻轻地咬上一口,啊满嘴生香,让人回味无穷。原来臭豆腐那丑陋的外表下,竟然藏着无法形容的美妙呢!                ——《黑色经典臭豆腐》杨紫晴

三、抓住味觉——写好“味”

味道,可是美食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儿。美食如果缺少了舌尖上的“味道”的参与,或者是“味道”出场后的表演不到位,台词不准确,那无论如何也是“美”不起来的。只有让“味道”逼真、形象、生动地表演,把舌尖上的独特的味道表达出来,才能给我们如品其味的真切感受,才能凸显美食的“内在美”。

〈写一写〉

我挑起一筷头准备送进嘴里。哇!真烫!可那诱人的香味一个劲儿地往鼻孔里钻,顿时嘴巴里的口水就泉涌起来。我对着面条使劲吹几口气,呲溜”一声,光绵软的面条吸进嘴里。这时,舌头像是被一把小锤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每一个味蕾都舒张开来,随着辣椒油在口腔中流淌而不住地欢鸣顿时感觉舌尖有点麻麻的,再一回味,麻中有点辣,辣中带着香,满嘴都是这种鲜美的味道。哇——真是好吃!

                                ——《难忘牛肉拉面》柯染

写作点金

大凡写吃,重点是从“色”“香”“味”三处着手,把我们眼见的,鼻闻的,和舌尖上品赏的,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直观且如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在表现手法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颜色绘“图画”

“色香味”中,“色”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的眼睛诉诸于视觉,它是最敏感的,面对着色彩的刺激,它能把兴奋点迅速地传遍全身。因而,美食十分注意色彩的搭配,以便凸显“色”的美感。我们写美食,也要把描写它的色彩美放在首位。为了展示色彩美,我们要拿出用文字绘画的本领,一种颜色一种颜色的写清楚,让赤橙黄绿青蓝紫错落有致,精心地刻画出色彩的缤纷多姿,读者便似观看一片缩微的花圃,景色撩人,情趣横生,尽享视觉的盛宴。在例文《清蒸鲑鱼》和《别具风味的馄饨》中,色彩的画面是最吸引人的。

2、让味道“动起来”

写味道,很容易堆砌词汇,诸如“可口”、“香甜”、“美味”、“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秀色可餐”等等,其实,把这些看似美丽的辞藻都用到文章中,反倒让人感到空泛虚假起来。而要让味道出彩,只需要让味道“动起来”就行了。如《一碗热干面》中写吃面的一段话:我拿起筷子,把油亮的芝麻酱和白生生的绿豆芽与热干面拌均匀,挑起几根面条送到嘴里。这香喷喷的面条,好像一群小泥鳅,在舌面上溜来滑去,眨眼功夫就把香、辣、麻的味道洒满了我的口腔。还没等我细嚼慢咽,就你争先恐后地滑进了喉咙。”小作者通过热干面的“动”,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独特的味道美,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比写一百个“真好吃”还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一旦味道“动起来”了,我们也就有话可写了。

3、请“好像”施淡妆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诗句用来写美食也是恰当的。要让我们的描写文字形象逼真、生动感人,最好的办法是请“好像”出马,适当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让笔下生花。譬如:汤盆好像荷塘,鱼在游戏,莲在开放;菜盘好像盆景,山石玲珑,柳丝扶风;点心好像玉雕,巧夺天工,玲珑剔透……不一而足。我们可以根据食物的个性特点,来想象比喻,就能让读者产生如见其状,如睹其色,如食其味的阅读效果。如《别具风味的馄饨》中的,白瓷的大海碗,就像个精致的小池塘。以汤为水,馄饨就像一条条浮游在水面的小鱼儿,栩栩如生。几叶青菜,犹如几蓬睡莲,展开着,静静地卧在水面”,连用“好像”“好像”“犹如(还是好像)”,画面就显得格外清新别致。如果不用“好像”,语句势必干涩平淡。也正是“好像”的运用,才把美食提升到了一个至美的高度。

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写的美食,一定就会“色”“香”“味”俱全啦! 

范文展示

别具风味的馄饨

李卓凡 \ 8年级

每次经过街角一个叫做“馄饨王”的馄饨馆,飘逸到门外诱人的香味,便会唤醒沉睡的记忆,于是便心生渴望:一定再去吃一次那别具特色的馄饨。

说来是上个星期的事了,爸妈有事外出,便让我午饭在街上吃。面对着满大街让人眼花缭乱的招牌,我还是被“馄饨王”三个字吸引着了。大冷天的,还是吃馄饨吧。坐进屋里,感觉暖和多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摆在了面前。

白瓷的大海碗,就像个精致的小池塘。以汤为水,馄饨就像一条条浮游在水面的小鱼儿,栩栩如生。几叶青菜,犹如几蓬睡莲,展开着,静静地卧在水面,为这幅荷塘平添了几分生机。诱人的香味已飘过鼻尖,钻进了肺腑深处。这香味,仿佛来自家乡,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吃奶奶亲手包的馄饨饺,就是这个温馨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于是,忍不住垂涎三尺了。

拿起小勺子,品尝一下,啊,“呲溜”一小口,就像几条鱼儿游进了口腔,你追我赶着,还没等咀嚼,早滑进肚子里去了。仔细品品,那味道,清,而不淡;香,而不腻。可以说,这是我至今第二次吃到的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了!更重要的是,它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想念。身在城市,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在慢慢地远离我。想到这里,眼里不禁氤氲起了泪水。馄饨真好吃啊!我将剩下的汤一饮而尽,心想:真不愧是馄饨王!

馄饨里,掺进了太多的回味与思念。我有个计划:趁周末,约上爸妈,一定再去吃一次这别具风味的馄饨

点评

 小作者采用倒叙的方式,娓娓地启开了回忆的大门,让我们跟着那“诱人的香味”走进了“馄饨王”。文章的主体部分,先给我们铺开了一幅精美的馄饨图画,再通过形象的比喻,十分动感地描绘馄饨的美味,仿佛他正坐在我们的面前,惬意地吃着热腾腾的馄饨。更为重要的是,小作者在文字中揉进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愫,读来感人。

                   清蒸鲑鱼 

王珩熙 \ 8年级

正在看书的我,忽然被一阵醉人的的香味诱惑了。我这才想起,一定是妈妈做的清蒸鲑鱼出锅了! 一看表,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晚饭时间。

“快来尝尝,刚出锅的鲑鱼。”妈妈招呼道。

“好嘞!”我第一个坐在了餐桌前,并拿起来筷子,等着一饱口福。

清蒸鲑鱼一上桌,我便被眼前的画面陶醉了。柔和的吊灯给鱼盘补足了光亮,鱼身上的道道侧纹,如荡漾着的水波,在一层层涌动着。白玉似的冬笋片,酱红的火腿片,几断肥厚的彩椒,青绿的大葱和金黄的姜丝,三三两两地点缀着,恰似漂浮在水面的五彩水藻,随意间透出了一种错落的美感。鱼盘四周的几枚柠檬片,像一团团盛开的油菜花,更给人增添了春意盎然的遐想。

“看傻了?”妈妈提醒我说,“趁热快吃吧。”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于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举起了筷子。

鱼片在口中溜冰似的转了一圈,四溢的肉汁便洒满了舌尖,味蕾一下子兴奋起来,清香、爽滑、酥嫩,还有些微的甘甜与麻辣,全都在嘴里欢快地跳起了舞蹈,实在是让人舍不得下咽呀。如果让我来评价清蒸鲑鱼的味道,那就是一个字:“妙”!

说到做法,并不复杂。我曾亲自看过妈妈做清蒸鲑鱼的全过程:给鲑鱼洗好后,放上各味佐料,腌制片刻,下锅速炸一下,“呲啦”一声响,炸至色泽微黄,捞出放到盘内。这时的鱼六七分熟,而后用沸水足气蒸,“咕嘟咕嘟”,一股股气流与锅盖合奏出悦耳的交响曲,10分钟后取出,豉油一泼,气泡破裂发出细碎的“嗤嗤”声。滴上几滴柠檬汁提鲜,一道鲜美的清蒸鲑鱼就做好了。

我慢慢地享受着鲑鱼的美味,酸甜的柠檬伴着热油在舌尖打转,唇齿留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和煦温馨的春风里……

点评

文章由香味引入,把我们带到了餐桌上。面前的清蒸鲑鱼,在小作者的笔下,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活色生香的绝美的立体画。而那段品鱼的描写,更是活灵活现了味道的精美爽口。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于行文中,不但调动了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而且还调动了听觉(豉油一泼,气泡破裂发出细碎的“嗤嗤”声)。全文描写生动,读来令人舍不得掩卷。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