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视角”切入,写“大话题”作文
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写爱党、爱国之类的作文,诸如《我与祖国的故事》、《我在党的引领下成长》、《党旗飘在我心里》、《红领巾心向党》等题目。从作文的角度讲,这些命题,都属于“大话题”作文。
这个“大”,主要指“概念大”,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认知范围,就像仰望银河系,它确实就在我们的眼前,可以看到它的璀璨美丽,可以想象它的宏伟辽阔,而自己还生活在它的怀抱里,然而,要让我们说一说自己与银河系的故事,恐怕就会茫然。其实,学生写“大话题”作文,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
“茫然”归茫然,但是,作文题就在黑板或试卷上,我们又必须写,怎么办?
写作,是一次从个人生活阅历中,寻找写作灵感和素材的过程。面对题目,学生会沿着命题延伸思维去探寻。结果,大家发现,很难找到可用作素材的“事”,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种“感觉”:我们对党、对祖国,是心怀崇敬的,是心怀挚爱的。这种质朴的敬和爱的感情,便与自己了解的关于党和祖国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系。接下来,大家觉得写作的思路似乎是打开了,于是下笔,一篇篇歌颂历史悠久、山河壮丽、经济发展、国防强大、生活小康或赞美百年党史、浴血奋斗、换了人间、感谢党恩、立志报国的作文完成了。作文内容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大家都这样写,便形成了一个“套路”,那就是用歌颂、抒情的“大话”,来应对作文的“大话题”。试想,大家都这样写,内容类似,形式相近,千人一面,如果站在读者的角度,让我们把这些作文一篇篇读下去,会是什么感受呢?
优秀的作文,是不走“套路”的。它要凭借自己的新颖独到打动读者。因此,想写好“大话题”作文,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清“大”“小”关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句话揭示了“党”和“国”的关系;“国是大家,家是小国”,又阐明了“国”与“家”的关系。大到“党”和“国”,小到“家”和“我”,四者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虽然每天生活在学校、家庭的小范围之内,但是,我们几乎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享受着党和国家的福泽,诸如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富庶幸福的小康生活、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资源优越的学习条件……这都说明着,我们生活的“小”,是完全融汇在党和国家的“大”中的。换句话说,我们以为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甚至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折射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关爱的光芒。了解了这种密切的关系,是不是觉得党和国家这个“大”的概念,距离我们近了许多呢?
二、从“小”中觅故事
常言说,“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既然“党、国、家、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日常不起眼的“小”事中,从自己的经历中,觅选出“以小见大”的素材,来讲一个与党与国有着亲密关系的小故事,也许这个故事还会很动人。
有这样一段小视频:国旗班正向广场走来,路边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马上立正,有模有样地向战士们庄重敬礼。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出人意料之举?我想,绝非偶然,他一定是在看到战士们时,小小的心灵中激荡起了热爱解放军、热爱党和祖国的情愫,并用“敬礼”的行动表现了出来。一如我们唱国歌或注目国旗冉冉升起时,也会心潮澎湃,为自己繁荣富强的祖国而自豪,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荣光一样。因此,我们要把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生活,选择哪些闪烁着爱党爱国光辉的“小露珠”(小事)作为作文的材料,这样的内容才是新颖亮眼、生动感人的。如李芷萱同学写《我在党的引领下成长》一文,她没有说“套话”,也没有“煽情”,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小时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照镜子,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画国旗、党旗,得了100分;跟着队旗、团旗去参加社会活动等等。这些“小事”,贯穿于自己成长的全过程中,党的影响、教育,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时时滋养着“我”的每一步成长。这篇作文,就从“小视角”入手,很好地化解了“大话题”的难以把握。
三、写好“小”的细节
写“大话题”作文,一定要注意写好“小”的细节,“细节”是文章的亮点。在“记叙”中做好巧妙的“细节”描写,可以造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官效果。如《《我在党的引领下成长》中的“照镜子”的部分,就是不错的细节描写,有生活气息,有童心童趣,读着“接地气”,有生活的真实感。还有小作者绘画时的心理描写,也是“细节”,它在暗示我们,自己是怀着满腔的爱去绘画的。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试想,如果缺少了这些细节的描写,文章会不失去生动感人的效果吗?
当我们面对“大话题”文题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视角”切入,化难为易,避开“套路”,走一条“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路子。
附例文:
我在党的引领下成长
遂平一中 七年级 李芷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妈妈教给我的第一支歌。
那时我刚进幼儿园,就唱给小朋友们听,大家为我的歌鼓掌,还让我在“十一”演出时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真理,从此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是中国人”,“爱党爱人民”,这是幼儿园时,我最早认识的字。
照着镜子,那个黑眼睛、黄皮肤,扎着两条小辫儿的女孩儿,就是我。我歪歪头,镜子里的我也歪歪头,我挤挤眼,镜子里的我也挤挤眼……我说“‘我是中国人’,‘爱党爱人民’”,而镜子里的我,就只张嘴不发音,我们两个像演双簧。在我幼小的心里,很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五星红旗”、“镰刀斧头”,这是我最喜爱描绘的图案。
我天生喜欢红色,爱画五星,爱画镰刀斧头。我的图画本第一页,画的就是两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国旗、党旗。上小学时,每逢“六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学校都要举办爱党爱国“手抄报”、书法和绘画比赛,我的作品每次都能获奖,并被展示在专栏里呢!因为,每当拿起画笔时,我就会觉得自己的心,正随着党和祖国的脉搏在一起跳动着,自己的激情就通过笔尖,化成了色彩和图形。
走过懵懂的童年,走进了青涩的少年,可是,在爱国、爱党这方面,我可是一点也不青涩的哦!每年的三月,“向雷锋同志学习”,我跟着“星星火炬”队旗,去参加义务劳动,去敬老院演出,去文明岗当“小小警察”……刚过去的清明节,我随着团旗,去参加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并在党旗的感召下,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
而今,虽然我还是个初中学生,但是,我的心中已经装入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为,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在党的引领下,健康成长,将来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