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语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故事虽然短小,但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道理。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故事单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 三本书的阅读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但为了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我指导学生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给以指导和监督,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讲一讲、演一演、猜一猜的交流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加深对寓言的认识。 三本书中,相近主题的故事很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有的是关于友谊的,有的是关于理想的,有的是关于劳动的……我把学生分成12个小组,出示“友谊”“理想”“劳动”等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抢答,讲述关于这个词语的寓言故事,讲出故事多,讲得好的小组获胜。为了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我还从多角度提出关键词,如“穷人”“狐狸”“马车”等,学生讲出与之相关的故事即可。每个小组都能讲出故事,优胜组一下子讲了7个故事,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很多故事的可表演性很强,学生在组内自由结合,选一则寓言进行表演。课间三三两两的学生聚在一起,策划着他们的演出,同学们还根据本组的故事情节动手制作头饰等简单的小道具,为了演出精彩,经常看到同学们围在一起捧着书本探讨。演出那天,同学们精心打扮,把一次简单的展示活动,演成了春晚。尤其是李若南、宋锘涵、白莉蓉表演的《乌鸦和狐狸》,把狐狸骗乌鸦奶酪时的谄媚狡黠,得到奶酪的得意、傲慢;乌鸦开始时的坚持,听到赞美的飘飘然,奶酪丢后的懊悔展现的淋漓尽致,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读懂故事,还能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寓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读故事,我还借助课前、课间把发生在学生、老师等之间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故事,类似道理。 收官阶段,我们举行了讲寓言故事大赛,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讲完说说自己为什么还记得这个寓言,理由是什么。全班21名同学毛遂自荐,参与了这个活动。李晓硕讲完《狮子和狐狸》后说:“这个故事像写作文的经历,刚开始我总是害怕写作文,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积累,我已经能轻松写出一篇300字的好作文了。”刘鸿友讲的是《东郭先生和狼》,他说:“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农夫和蛇》,还想起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撵走孙悟空的故事,我觉得人应该是善良的,但是对待不好的人就不用那么好心了。”听着他们的故事,近三年来一起学习的日子在眼前浮现,为他们的成长欣慰。 这次完整的读书活动告一段落,我和同学们都收获很多,我会陪着他们一直走在阅读的康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