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五小学2013届6.3班 http://q.xxt.cn/banji431430562563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45次 | 博客点击347次 | 评论2次

让灵气之花在记叙中绽放

发表时间:2022-02-08 09:09:39 [查看原文]


灵气之花在记叙中绽放

【一文】

快乐的木珠

\魏振强

下午带女儿去大院门口的街道上买西瓜。一溜子装瓜的车子排在那儿,女儿东瞅西瞅,最后在一个妇女的瓜摊前停了下来。她相中这个瓜摊,肯定是与妇女身边的小孩有关。那是个小男孩,3岁左右,头剃得光溜溜的,坐在那儿眯着眼似乎随时都会睡着。

女儿蹲下来挑瓜时,男孩眯着的眼睛忽然打开了,他双手在地上一撑,弹起来,跑到女儿身边,伸出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摩挲着她手腕上的木珠子。她的妈妈在边上吆喝他别调皮,可他没听进。女儿见他好玩,伸出另一只手,摸摸他葫芦一样的光头,他大概有点痒,咯咯咯地笑,笑出的一串涎水滴到了女儿的胳膊上。

女儿把涎水在裤子上擦去,然后褪下了手腕上的珠子,递给小男孩,小家伙拿过珠子,往手上一套,舔了一口,笑着跑开了。他妈妈呵斥他回来,他仍然笑着在地上兜圈子,跑着跑着,被旁边的西瓜绊了一跤,嘴巴正好磕在另一只瓜上。女儿准备伸手去拉,他当是要抢回珠子,迅捷地爬了起来,煞有介事跑得远远的。

女儿把瓜放在秤盘上,女人称好后,接过我付的钱,就去追小男孩,可这小子还在往前跑。女儿和我都在笑,一溜子卖瓜的人也在笑。女人终于追上他了,褪下珠子,往回跑,小男孩不干了,咧着嘴,跟在后面伤心欲绝地哭。

女人笑着把珠子递给我女儿,但女儿没接。送给他吧,女儿说。女人一副慌张的样子,不能要不能要。边说边往我女儿手上塞。女儿红着脸,把双手背在身后,不值钱的,给他吧。小男孩此时已跑到跟前,见他妈妈正把珠子给别人,哭声更嘹亮了。女儿看着,不停地笑,然后从女人手里接过珠子,往小男孩手上套,他的哭声立马打往,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鼻涕也笑成了小泡泡。

离开时,女人执意要塞给我们另一个瓜,我们当然没要。傍晚,我们去散步,那妇女正弯腰收摊子,小男孩一看到我们就跑开了。跑到远处,高举着套着珠子的手臂,立在那儿,笑着向我们炫耀,那样子就像一个骄傲的小王子。

过了好几天,我和女儿说起那个小男孩举着木珠向我们炫耀的样子时,仍止不住发笑。女儿笑着,笑着,又说了一句:那个小光头说不定现在又在烧包,向别人炫耀他手上的珠子呢。我说有可能,我笑了,女儿也笑了。

【欣赏】

本文以一串木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对“小光头”一系列动态画面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小男孩天真可爱的童稚形象,以及对木珠的喜爱之情。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地站立了起来,读来既有情趣又有灵气,给人如临其境的真实感。文章“以小见大”,让我们从一串木珠的简单经历,感受到了心怀善良,给予别人帮助的甜美与快乐。

 

【一技】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追求的就是“灵气”。所谓“灵气”,指文字中散发出来的那种生动清灵且与众不同的感觉,它充满了情趣和活力,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而入胜,是人见人爱的东西。要让自己的记叙文绽放灵气之花,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选材,要运用异样的眼光

巧妙的选材,是生发灵气的起点,也是展示叙事素养的起点。通常我们都着眼于在平凡、细微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而且是少有闻见的小事物、小镜头,经过文字形象的再现,来揭示一个意义深刻的主题,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情趣中,生发联想与思考,从而受到教益。因此,选材要排除记忆中留存的来自范文的事例,要避开平时常用的材料,要用异样的眼光,在平淡中发现新奇,在熟悉中挖掘陌生,并做到“别出心裁”地化寻常为精巧,那么,你的作文自然会灵气得不要不要的。如《快乐的木珠》中,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捕捉着小男孩艳羡“我”女儿手腕上的木珠这个特定镜头,来揭示生活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个大主题,所的对象可谓“小”而“”,而情节的描写却透亮灵通、新鲜和谐。可见,巧选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二、内容,要呈现动人的片段

学生写记叙文,容易进入的误区是:一旦叙述展开,就只顾沿着“六要素”去“叙”,恨不得面面俱到。表面看,事件交代出来了,但是缺少画面,造成叙述的粗线条化、梗概化,失去了叙事的节奏、色彩和味道,当然也就失去了文章的灵气。写人记事,必须在叙事中放慢节奏,注意对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剪接,再集中笔力以三个画面或片段,搭建好叙事的主体支架。因为呈现片段的动人之处,才是作文展示灵气的秘诀。如《快乐的木珠》就在个地方放慢了脚步,着重了画面描写。如第1段的简单几笔,画出了卖瓜的小场景和主要人物小男孩,为故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2345段是四个动感十足的画面,通过细节,给人以如见其人其事的真切感。67段对小男孩的小片段描写,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凸显了小男孩、女儿和我的“快乐”之情。由此可见,只有片段的生动描写,才能编织出文章的感人效果,才能使文章散发出情趣与灵气。

三、结尾,要重视灵巧的点睛

结尾灵巧的点睛之笔,着墨不多,却能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深刻的印象,从而增添文章的灵气。可不少学生写结尾,喜欢排比句抒情,以为这样才有文采;或者公式化扣题,给人以“贴膏药”喊口号的印象而大凡优秀作文,都十分重视结尾的灵动,善于运用简洁、含蓄、闪亮的语言收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快乐的木珠》的结尾,采用回忆式复现“小男孩举着木珠向我们炫耀”,并通过对话,凸显小男孩的“烧包”(炫耀)和“我笑了,女儿也笑了”。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收束,其实是独具匠心的。作者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接受帮助的人是快乐的,而帮助别人的人,同样也是快乐的。至此,再联想命题“快乐的木珠”,自然会有一种“顿悟”:一舍一得,就像一对并蒂莲花,时刻装点着我们平凡而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结尾,你能不说它灵气十足吗?

记叙文的灵气,是建立在对所写内容深思熟虑之中的,这种深思熟虑的行为是靠平时不懈地学习、训练获得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一练】

欢笑的发卡

\遂平县一中 七2班  李芷萱

春节去看望姥姥,一进院门,就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正逗着姥姥养的小白猫。她穿着一身红棉衣,把个小脸蛋映衬得红扑扑的,十分秀气。

姥姥告诉我,小女孩儿是邻居家的,爸妈在外地打工,因为疫情防控,春节没回来。说话间,小女孩儿两只大眼睛骨碌着看我,略显羞赧的样子。我蛮喜欢这个小妹妹的,便叫她到身边来,问她上学没,她拨浪鼓似地摇头,两根高高翘着的牛角小辫也跟着摇,惹得我想笑。我发现站在身边的她,两眼总往我头上瞟,还几次试探着伸出小手去摸。我以为头发上落了草屑什么的,问她,她说“你的发卡真好看”,说着,目光还盯着那只发卡。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支发卡,图案是一朵向日葵:金黄的花瓣,橘红的花蕊,下面吊了两片绿色的叶状小铃铛,做工十分精巧,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品呢。

看她喜欢的样子,我取下发卡,递到她的小手里。她就在手心里捧着,嘴唇翕动着,像在与发卡说着悄悄话。然后又慢慢伸出另一只小手,小心翼翼地捏起发卡,如同捏着一个金贵的小精灵,生怕惊吓着了它似的,端详了好一阵子,又说:“真好看!”然后,恋恋不舍地要把发卡还给我。我笑着说:“你喜欢,送给你了!”

她一下睁大了眼睛,不相信自己耳朵似地看着我,发卡就举在我的面前。我接过发卡,把她揽在怀里,帮她别在发髻上,连连夸着“真美!真好看!”一旁的姥姥也夸着“就是好看!”这下子,小女孩儿满脸都笑开了花,多像一朵含苞欲放的映山红啊!

突然,小女孩儿搂着我的脖子,在我面颊上亲了一下,“咯咯咯”地欢笑着,跑走了。好一阵子,我还听得见她那喜悦的笑声……  

【点评】

这篇文章着眼于“神似”的仿写。一是仿其主题:通过赠送给小女孩儿喜爱的发卡这件“小事”,来展示“我”的善良心性与关爱别人的愉悦。二是仿其线索:范文以“木珠”为叙事线索,仿文则以“发卡”为线索,一贯全文的人和事,紧凑而自然。三是仿其写法:小作者也注重了动作与神态的描写,把小女孩儿喜欢发卡和得到发卡后的快乐,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阳光好好 说:
小城老师,好久不见,还是你的忠粉呀 [回复]
2022-05-31 11:22:04  [来自:博客]
紫贝壳小涵 说:
来老师这里学习了,收获满满。 [回复]
2022-03-24 10:45:33  [来自:博客]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