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昆吾小学2011届5.4班 http://q.xxt.cn/banji3348244376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09次 | 博客点击1541次 | 评论4次

读《种子课》有感 xxt推荐博文

发表时间:2020-06-28 19:20:39 [查看原文]
 


看了俞正强的《种子课》一书,感觉好多知识都是我们平时的困惑,现在得以解答。

俞老师把课分为“种子课”和“生长课”。对课的这种分法他用“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来描述对“树”的态度。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比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

什么是种子课?俞老师是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说明的。通过读这本书,使我明白了那些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即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的课,可以称之为“种子课”。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其特点是需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以深刻达成简约。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看成种子课,因为它是可供迁移的,如果学生掌握好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并能够充分理透脉络,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就会轻而易举,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与种子课相对应的是生长课,生长课就是“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是让学生充分自主的课。相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看成生长课。

与我们平时的对课的定义有很大的区别,读了这本书,让我们对数学课有了更深的思考。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