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说:“当他们走进屋来的时候,你是否眼睛发亮?”
作为老师,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育热情,是否时刻目光灼灼的看着每一个学生,是否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了期待和鼓励的目光?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怎样的鼓励才最见效?上周的一节语文课上,我猛然发现,借着孩子的梦想,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这种积极的暗示将会成为最有效的鼓励。
那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用上“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来说说自己的生活中的事例。起初,我先给同学们作出示范,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并恰当地用到了这句话。接着两位女同学也正确地运用这句话来举例。仅有一个男生举手分享,但是他说的并不准确。我期待能有一位男生的正确回答,可是等了良久,却不见其他男生举起的小手。我耐心的引导着:“男孩们,想想你的爱好,喜欢的运动,或者梦想的职业......”忽然刘聪举手了,我仿佛捕捉到他内心激动自信的神情,那是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眼神。我还记得他是怎么说的:“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消防员,可是我的妈妈却想让我当一名警察。我对妈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我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刘聪是班里的后进生,学习成绩暂时很落后。但是当他谈到自己梦想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睛里是有光的!我也被他感染了,立即说:“消防员是最伟大的英雄,他们踏足在危险境地,解救急难中的人们,聪,原来你是有奉献精神的孩子!你不仅是男生中第一个正确运用这句话举例子的同学,而且你也一定会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就从学习这件小事做起,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同学们,请把掌声送给有梦想的刘聪!”顿时,掌声雷动,刘聪一贯的羞怯腼腆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果不其然,第二天检查语文作业,我发现刘聪的预习作业完成的格外优秀!课文有批画的痕迹,还给生字分别组上了两个词语,且字迹工整,这是以前没有过得现象,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看来,昨天课堂上的正确回答让他变得自信了,学习有动力了。这种以梦想为依托的积极暗示,成就了颇具成效的鼓励结果。但是这种激励的持续性,还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深化,以梦为马,点燃激励的火花,点亮学习的方向!
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简单到是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