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习作卷面分析
(20200612)
濮阳市昆吾小学 刘桂彩
本周三进行了五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本次摸底考试作文命题是:
生活有着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成功之美……在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中,有很多会带给我们深刻的感悟甚至惨痛的教训,请以“这件事我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根据要求我设定了下面的标准:
1.书面整洁,字体工整。
2.叙事完整,经过具体。
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4.选材典型,感悟真实。
该标准中,又分为四个等级,前三个等级分值相差为3分,后面的等级分值相差就多了。
考场作文学生做的情况,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一类文约4分之一,二类文二分之一,三类文四分之一,剩下的是四类文。在批改时坚持的原则是书写和其他内容占的分数的比值是比较大的,例如,如果作文写得非常好,但是字体是二类或者三类的话,总分不得在一类文中。因此说,评判标准的每项都很重要。
下面就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一、首先是书面的问题。大部分班级还是不错的,卷面干净、书写规范,字体美观,读着卷子让人赏心悦目。可是有个别班级学生的卷面普遍脏,乱涂乱画现象严重,还有的是书写潦草,每个字都龙飞凤舞,字都飘起来了,心自然静不下来。心不静,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让人感觉浮躁、不愿意看啦。这就影响了得分。所以呢,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二、审题错误。本次作文要求是写生活中的事情,可是有个别学生审题出现了问题,写成了其他人的事情。如有的同学写成了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和有的人滥杀滥吃野味有关,这给了我们沉重的教训。这事例确实有着时代气息,但是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本次要求是“生活中”“我们经历”“我不会忘记”,强调的是生活和我,我认为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把每个关键词弄懂搞清楚,选材一定要紧扣习作要求,这样才不至于失分太多。
三、事例不具体。本次习作要求是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对于“具体”这个词我的理解是首先叙事要完整,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其次把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分开层次来写。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说,写作文不能是一条线,要人为的制造一些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把事情推向高潮。可是有的学生习作却是平铺直叙,都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讲述在讲。这样,自然就没有了叙事文章的曲折和趣味性,读之味同嚼蜡,得分自然不高了。今后指导学生写作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先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把事情切分成许多个小镜头,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来介绍,让人物的动起来,让人物说起话来,让人物有表情。描写具体了,语言生动起来了,故事自然就吸引人了,得分相对就高起来了。
四、缺乏点睛之笔。本次作文要求写“深刻的感悟或者惨痛的教训”。可是有的学生却只是把故事叙述了一遍,至于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或者是有什么感悟呢,只字不提。文章欠缺对于中心的点睛之笔,这就使得文章大煞风景。文章不是无情物,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愫,快乐也好,伤心也罢,都可以,但是不管是快乐还是伤心,都应该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五年级是高年级了,不同于中年级,中年级只把一件事叙述下来就可以了,那高年级的习作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应该有所提高,“提高”不仅仅是数字的提高,我认为更是理性思辨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这个阶段,让学生从一件事中获得道理,是对理性思辨的运用和培养。所以,本次习作提出的要求是切合高年级学生的,批改时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在今后的习作指导中,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还应该领着学生对事情进行理性的思考,告诉学生写作的目的是抒发情感,表达感悟。写启示或者感悟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以人物的语言的形式,如《落花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或者,如《中彩那天》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等等。
本次习作,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背写作文现象。我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也许背作文能够获得一时的好成绩,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特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是没有益处的。所以,我宁愿学生考试的分数低一些,也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当然了,写作没有敲门,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练笔,唯有此,学生的习作才能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