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歌:“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的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选自《博爱)2019年第01期)
|阅读准备|
不读三遍不开讲
请认真朗读《雪天的暖》三遍(大声第一遍,轻声读一遍,默声读一遍;手里拿笔,读读,想想,划划。)
《雪天的暖》概述填空
本文记叙在冬天里的一个 的日子,“我”订购外卖的经历,重点写了如下一些事:“我”雪天订外卖--骑士冒雪送外卖到我“门”前-- --
-- -- 等事情,表达了对 的骑士以及这座 的小城的感动。
|写作指导|
一习拟题精妙
请比较:
本文原题为:“雪天的暖”;
本文题目还可以为:“订外卖”、“送外卖的‘骑士’”、“温暖”等。
你认为,这些题目,哪个最好呢?有同学会脱口而出:“原题最好!”恭喜你答对了。但我要追问你一句:“你知道‘所以然’吗?”
“订外卖”这个题目不是太切题的。本文确实写了“我”因为雪天不想外出而订了外卖,但是,纵观本文来看,作者对订外卖的经历着墨甚少,只是一笔带过,而是重点写了收到外卖后与“骑士”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才是作者想要借以表达对这座温暖小城的感动。以“订外卖”为题,苍白无力,且题目之意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故不足取。
以“送外卖的‘骑士’”为题,应该说是可以的。送外卖的“骑士”是本文着力描写的人物,是本文承载主旨的关键人物。以文章重点着墨的关键人物为题,也是不错的。
“温暖”是本文主旨的关键词。以主题关键词为题,应该是拟题的一种方式。但是,仔细考量下来,这个题目还是显宽泛,太直白,少意蕴。
相比较而言,还是原题“雪天的暖”更为妙一些。这个题目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且含蓄,有意蕴,有诗意,耐人寻味。题目中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雪天),还隐含地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发生在雪天里的事情),更含蓄地点明文章的主旨(暖),且“雪天”寒冷,竟然有“暖”,形成对比,设置悬念,新颖别致。最为美妙的是,这个“雪天”,虽然是冷的,但是雪白净洁,让人不由联想到人品之洁;这“暖”字含义丰富,有外卖小哥的本性感恩朴实与对待顾客的真心尽力,有“我”对外卖“骑士”以理以诚以爱的真心,有无名氏大雪天订奶茶送雪天劳动者的爱心,有警察、环卫工人等在大雪天为这个小城的尽责尽力……大雪无情人有爱,小城处处溢温暖。
那么,如果我们将这四个题目放在一起排个序,最佳在前,你会怎么排呢?
我觉得是:“雪天的暖”>“送外卖的‘骑士’” >“温暖”>“订外卖”。
读懂了文章,你才对这个题目的妙处有了深刻的理解;读懂了这个题目,你也就学到了给文章拟题的一种思路了。
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点睛”之笔要精彩,那就要反复地琢磨,仔细地推敲,不仅读懂它,而且能善拟它。
本文四个题目的比较,是不是让我们对文章的拟题有了一些真切地体会呢?
二习叙事简明
本文的第二节开头有这么一句话:“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
文章在第一节的末尾写道:“(我)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发现:这位“骑士”来得也太快了吧!对,就是这样快!就应该这样快!会写作文的人都会让“骑士”来得这么快的。
那么,这么说来,不会写作的人就会让“骑士”来得很慢吗?是的。不信?你看:
(我)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我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打开“饿了吗”网站。今天吃什么?盖浇饭?不要,昨晚才吃过!饺子,不好,等到了我的身边早就糊了烂了!肯德基,算了吧,我不要再胖了……唉,选来选去,我只能选麻辣烫了,也只有它了!我下来单后,继续着我的电影。有几次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还以为是我的外卖到了呢?结果都不是。在我稍微有点不耐烦地时候,送外卖的真的来了,只见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
你看,你细看;你品,你细品。
“我”等外卖等得不耐烦了,读者读你的文章更是读得不耐烦了。
不错了,你写的确实是你“真实”的事情,但是,不是你经历的,都要写下来的,是要有所选择的。记住:选择!选择!选择!为什么选择?依什么选择?
根据你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选择!你的文章是要表达外卖小哥的朴实、尽责、感恩,你要让“骑士”尽快出场,你是如何选择食品以及下单期待的不重要,甚至是不必要,简直是真实的废话,是拖泥带水的陋习。
本文高明!高明在直接写道“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这是有
选择的叙事,这是简洁的叙事,这是合理的构思,这是会写文章的经验。
你有感触了吗?看你下次写作时还有没有类似这种真实的废话连篇累牍了!
哼!
三习卒章显志
什么叫卒章显志?你看:
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这就叫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写文章的一种技法,就是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本文要表达的“志”是什么呢?这就是“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说得简明点就是每个人给这座城带来了温暖,这座城也温暖着每一个人。而这个“志”在文章的结尾,也就是“卒章”时显露了出来,文章在结尾升华了主题,有了点睛之笔。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显志”的方式也是含蓄的,生动地,别致的。你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句式是不是很有特点?你好记得有首歌叫《为了谁》吗?歌词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这话多有意味,把人民对抗洪前线的英雄的敬意以及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责任都包含其中了。话不明说,但意思尽在其中。再比如,结尾一句“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是不是耐人寻味啊?话似乎没说透,但是,意思又都在其中了。让读者有个回味的余地。
这样的结尾,不仅卒章显志,而且“显志”的方式又含蓄有魅力,多么耐人寻味。
你不妨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