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实验小学2009届5.3班 http://q.xxt.cn/banji5250041704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76次 | 博客点击394次 | 评论0次

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发表时间:2019-09-22 09:44:08 [查看原文]
 

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学习习惯”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每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体会到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何等重要。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班级,上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更何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我是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习习惯中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入手,来促使孩子关注其他方面的学习习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语言激励

在平时的每节数学课上,都有独立练习的时间,学习完成作业的速度各不相同。那么先完成的那一部分学生,我变督促他们认真检查。一开始,我经常提醒:“做好了该怎么办?”学生先回答我“检查”,然后再开始检查。这样几次下来,班里认真的学生就会记在心里,有几个学生做好了会在位置上自言自语:“做好了,检查。”我就趁机抓住这些话语:“真好,×××能督促自己认真检查了。”跟着一部分学生也会开始检查起来。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有学生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我再检查一下单位名称”、“错了,错了,又错了”之类的话语。我又抓住这些机会把它夸大:“×××真仔细,连单位名称这些细小的地方都检查到了”,“ ××检查得真认真,又发现了一个错误”,这时会有很多学生争着告诉你“我也发现了两处错误”,“我发现发三处了”。我说:“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很认真,请继续努力。”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激励,同学们开始慢慢地能在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起来了。

二、方法传递

在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没在检查,然后我就走到他身边,跟他说:“做好了,要认真检查呀。”他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你知道他是怎么检查的吗?他居然把这道填空题原本原样地抄了下来。这时我恍然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有学生不会检查。是呀,平时的课堂、考试只知道让他们拿起笔检查,可也没真正关注过他们是怎么检查的。看来,检查的方法也是培养检查习惯的一个方面。比如:“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是6,这个数是几?”在讲评这道题时,分两个方面:1、你打算怎样何等这道目?(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做)2、你会怎样检查?(用“被除数÷除数看算出来的得数是不是与题目告诉我的得数一样”来检查)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维的训练,提高了解题的正确性。所以在这之后,每当分析作业、讲评试卷时我除了分析题目外,还会讲解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怎样检查更合理。学生从中也感受很多。一段时间下来,再来看学生的检查,就不会出现刚才的这一幕了。看来检查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检查方法的传递。

三、思想感悟

现在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家长都比较宠孩子,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有几个学生比较懒,不愿检查。比如在做计算题时,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我先进行核对,然后进行统计:⑴在计算结束检查过的有几人,错了几人;⑵不检查的有几人,又错了几人。结果肯定是检查的正确率高。此时,我就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想说什么吗?”有学生说:“以后我做完题后一定要认真检查,争取全对”,也有学生说:“多写、多算肯定对自己的好处”等等,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悟认真做题、勤快检查的重要性。

这样一学期、一学年、二学年……在一天一天的坚持,一年一年的积累中,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而且其他方面的学习习惯也在跟着改善。这是我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