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有习惯培养,可随着我教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现象令我越来越不安。我渐渐发现,大多数孩子上课坐姿欠佳,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用手撑着脑袋,有的下半身像是拧成了麻花…… 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坐姿更是重中之重。据专家说,长期坐姿不正确极易导致“驼背”、“含胸”等现象,孩子扭着腰写字,可能造成腰椎侧弯,久而久之,还会造成腰肌劳损、脊柱侧凸、颈椎变形,甚至是椎间盘突出。而脊柱疾病的治疗难度很大,一旦过了成长发育期,很难矫正。错误的坐姿还会导致眼部光线不足,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造成用眼过度,容易引发视力下降。 根据最近各学段学生视力普查情况来看,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小学生42.56%,初中生84.66%,高中生95.07%。与前一次普查结果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此外,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坐姿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想要拥有明亮的眼睛和挺拔的腰杆,就要从培养正确的坐姿开始。 一、正确的引导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正确的坐姿。科学资料显示,小学生的规范坐姿是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头部端正,不要左右歪斜,使眼睛离纸约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张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足安,就是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加在一起。 其次,用科学的实例分析启发学生。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观看近年来小学生近视、驼背的案例,并请戴眼镜的学生说一说戴眼镜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困扰,还可以邀请眼科医院的家长讲解近视的危害性。 最后,用行动来体验,给不戴眼镜的学生每人发一个无度数的眼镜,让他们带上一天,并谈一谈戴眼镜的感受。 二、组内的监督 首先,定期请坐姿规范的学生到讲台上做示范,并选出坐姿小组长,在一天之内表现好的,就可以在“坐姿积分本”上加一分,一周内小组积分最高者和进步大者在争当优秀毕业生的阵地上加一颗星。以此有效地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 其次,学生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是自己的同学,当学生意志力薄弱时,就会出现不正确的坐姿,这时就需要同学相互提醒、及时纠正。 三、家校的配合 首先,当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其保持正确的坐姿,孩子表现得好要适当予以奖励,并让孩子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从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自觉保持正确的坐姿。 其次,定期召开家长会,请坐姿规范的孩子的家长发言,讲一讲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好习惯,益终身。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拥有正确的坐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这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他们终身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