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实验小学2011届5.9班 http://q.xxt.cn/banji5249885498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27次 | 博客点击587次 | 评论0次

做 老 师 真 好

发表时间:2018-11-13 10:57:03 [查看原文]

           

                 王利

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也曾读过,今天又拿出来的读,时间不同,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

这次读书时我读了几篇他在“人生留痕”里的几句话,很是感慨: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我会向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 、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我的女儿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带她去绿色庄园玩水上走木桩活动,女儿踌躇不敢上,但我看他其他孩子去玩时,就抱怨女儿不够大胆,批评他不去尝试,女儿听我一直喋喋不休的一直说个不停时,就说:“你怎么不去玩呢?”我登时愣在了那里,看看下面的水,再看看摇摇晃晃的木桩,我也很恐惧,不敢上去,顿时我理解了孩子。从那时以后,在课堂上,在家里,对待孩子和学生我多了很多理解和宽容。

在这本书第四章《童心未泯》的章首,于老师这样写道: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地、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在这一章节,于老师谈到童心未泯的四大标志。童心未泯的标志之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于老师讲到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所在。人的良好的情感,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丰富起来的。于老师举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做早操时,他在二楼的走廊上和校长谈话,没随班做操。谈话间,猛然见发现全校的早操竟做得这么好—不但纵横成行,斜看也成行,动作整齐,蔚为壮观!他对校长说:“明天做早操时,我能不能让我班学生到这里来观看一下,感受一下?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校长笑了说:“美是需要发现并去感受的。”好奇心让于老师比别人多了一些美的发现,因而也就比别人拥有了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童心未泯的标志之二,就是孩子气。孩子气是童心的一种外现。于老师说很多人都说他孩子气,不像老师,事实证明,于老师和学生相似,学生愈亲近于老师。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老师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童心未泯的标志之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最考验我们的是后进生,最最考验我们的是既学习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学生,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于老师会默念这句话: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与此同时,于老师会伸出一只手,那展开的五指便是全班学生的缩影。为什么硬要食指长得像拇指一样粗壮?难道因为小指细而短,总是长不过中指,便把它锯掉吗?,进而,于老师会对自己说:“不要忘记小时候的你。”于老师说:“三百六十行,都的有人来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只用文化课的分数来评价学生?为什么要把学生都培养养成科学家?如果带着这样的期待去教学,人人都会敲桌子,甚至暴跳如雷的。童心未泯,才能体谅、善待后进生。童心未泯的表现之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可以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但当老师的不可以忘记。如果我们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那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共识:孩子不但要学习,还要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学生留出玩的时间。于老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所以我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少之又少。于老师不遗余力地,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钓鱼钓虾、认识苹果、择山探幽、游皇藏峪、军营一日、参观飞机坦克、划船、野炊,所以,若干年后,他的学生聚会时都会这样说:“我们是在于老师的带领下,在玩中成长的!”老师的脸上,不能只有严肃和庄重,也不能只有慈祥和和蔼,还要有些孩子气。老师的眼睛从不只盯着:“教书”二字,教育不是圈养,而是放牧。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复返。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金色的童年,于老师说,五十多年了,学生一年年长大,但他却还是个孩子。是一届届学生的童年延续了他的童年,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却把自己教称了孩子。读到这里,我不由得从心中涌出了五个字:做老师真好!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