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王利
该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的心情焦躁、精疲力竭。教师不必紧张的等待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不必去监视那些机灵而坐不住的孩子们。
今年我教一年级,教龄将近20年,自己感觉对课堂组织的把握能做到收方自如,但对这个班级中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时会发出一些抱怨。我这才对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这些话的有了些真切的思考。毕竟我们教师也是凡人,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情绪。有时也许我们也会抱怨,这个孩子上课就是爱说话,那个孩子上课就是爱做小动作,就是不愿意听课。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也许有时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不妨仔细反思一下自己:我的课备的很充分吗?我的课堂是不是激发了每一个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是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了?是不是让他们的大脑都有事可做?这样想想也许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课的原因还是在我们身上。所以,精心备好一节课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的课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他们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去。这样的课堂将是一种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来设计、来探索,有时可能不会那么尽善尽美,甚至可能是失败,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努力过了,真正动脑子设计自己的课堂了,那么我相信抱怨孩子不听课的怨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