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37次 | 博客点击2284次 | 评论0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及社团调研总结

发表时间:2018-09-19 10:00:46 [查看原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及社团调研总结

滑县教研室  侯建华

2018912,在县教体局统一安排部署下县教研室组织全县二十三个乡镇业务副校长和局属学校业务副校长对参与2018年度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成果评比的共一百二十四个成果进行了实地查看。主要从成果具体施内容实施效果、课时及场地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十一个小组经过为期一天紧张有序地查看,对一百二十四个成果进行了排序。工作结束后各小组就本组考察课程或社团实际开设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做了书面总结。

根据各检查组反的情况来看,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相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中心校、学校、教师进一步重视,对这项工作开展认识更深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部分社团活动真实开设,有组织、有场地、有计划;2.社团活动在实施班级有课时安排,提供了课时保障;3.部分学校把社团活动切实纳入教师考评机制,进行有效管理;4.校本课程教材类成果,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到位。总之,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在学校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渗透了地方文化的浸润,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检查结果也反映了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为改善。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学校。作为课程及社团活动的第一个监管机构,学校缺少对课程和社团是否适宜开设的前期调研,缺少对课程的意识形态、指导原则、价值观、是否适宜该学段学生所需等的总体把握,监管意识弱化,缺少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安排,缺少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学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相对注重对教师的考评,对学生的评价不足。

二、社团。社团活动无学校总课表安排、无场地、无设施,随意性较大;社团成员缺少延续,学生毕业了社团组织就解散,不符合组织发展原则;社团活动缺少长期规划,整体意识缺失;社团的开设与否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从教师需求出发,不能做到以生为本。

三、校本课程。部分校本教材编排体系不符合教材编排原则;教材编排形式不适合该课程预设学段;教材内容没有经过认真考量与审核;教材设定内容与所开设学段不相宜;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欠熟练或知之甚少;校本课程仅停留在印制几本书的阶段,从未或不能很好地在学校或班级开设该课程,形同虚设;学校及实施班级无课时安排,实施课时无保障等。

四、教师。教师对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课程内容所体现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认识不足;不能站在“以生为本”的立场认真对待课程的教育意义,对待学生成长所需;缺少课程整体意识,随意性大,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落实;部分课程研发者在检查时现场拿不出一本教材,功利性大于

五、学生。学生从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中获益不明显。仅就提问学生有关的课程内容一项,学生还不太熟悉,更谈不上课程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样做,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造成资源的浪费。

六、全县整体来看,社团开设情况好于校本课程的开设,低学段段开设情况优于高学段。在整个学段中,小学学段,课程或社团实施落实情况相对是最好的

这次综合评估既是评比督促,也是一种交流。通过评比,推选优秀者,引领我县课程和社团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评比,促进这项工作更加扎实有效进行对学生的素养的全面提升切实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评比,在相互检查中相互交流学习。相信通过这次检查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本课程的开设将会更扎实,更有效

标签: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