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之美 朗读作为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它是我们语文课堂上的主食。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份主食做得色香味俱全呢?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该如何完成一篇文章的美读。 凡是需要我们的声带发声的艺术,都是要有气息支撑的,所以我想请大家跟我练练气。吸气肚子要鼓起来,(学一学小孩哭)。吐气的时候两侧向外撑起,像往外撑腰带一样保持住,小肚子随着气息减少慢慢的收缩,直到把肚子里的气吐得一点不剩。 如果一时不能找到感觉,请大家记住这个方法,时常有意识的做,最终一定会掌握的,掌握这种深呼吸的方法不但对我们用声有好处,更可贵的是它会像气功一样有益于我们的养生。 以《秋颂》为例来讨论朗读。 请大家快速读一遍《秋颂》这篇文章。 不难看出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我们首先就要考虑写景的散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基调,从作者赞美的事物我们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境 是什么样的?明澈,洒脱,淡然,纯净,闲逸,选择的调子就该是高中低哪一个呢?不高不抵,自自然然。 那又该选择快中慢什么速度呢? 好,有了基调,有了速度,接下来我们就该考虑哪里停顿,段与段之间要停顿就不用说了,句与句之间应该怎样恰当的停顿呢?那就要按句意来定。如:(课件)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这一段中很明显的三个意思,每一个意思说完停顿。 长句子需要停顿来补充气息,如(课件) 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因为是句子中的换气,相对于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换气要快,但不能太明显。大家试一下。 有的句子不需要补充气息,也没有标点,但为了突出某个意思,也要停顿。如(课件)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 “秋天的风”和“是”后边是要停顿的,这里的停顿不吸气,也就是声断气连。这需要控制。试一下,不吸也不呼,短暂的静止。 这样的句子还有: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练好停顿,我们就该找重音了,因为只有重音才能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一段应该在哪里?第二段?接着…… 重音的朗读方法一般是放慢速度,加强音量,提高语调,但都要在自然悦耳的基础上。 其实语调、语速是说的作品的朗读概况,要想把文章朗读得很美,一定要钻研句子之间细微的高低变化,需要强调的重音以外不重要的词语就要稍微快一点,比如:(课件)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于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代表秋天”“并不仅在于”“而更在那”这都是不重要的,我们就读得稍微快一点。试一下。 句与句之间还有考虑高低起伏的衔接,如:前两段。 老师们,浪费大家时间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