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这本书源自白老师的推荐。每天看着白老师不急不躁的与学生、家长沟通,这我一直归于他的职业涵养,可是在一次次目睹过他与女儿白胜丹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后,我发自心里由衷的羡慕。不由想到我和女儿,很多时候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虽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不当,但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恢复我俩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一直找不到那条途径。 直到白老师给我推荐了这本书后,我才直到症结在哪里,在于家长的说话语气与如何说话。 我记得我和女儿发生争执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她两岁多时,我们准备让他学习刷牙,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帮他刷他还可以顺利的“服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死活不肯刷牙,你猜都能猜出来,我们用的什么方法: “你要是不刷牙,小虫虫会把牙咬坏的,那你以后不能吃好吃的啦” “你要是不刷牙,我就不给你买xxxx了” 总之,软硬兼施,除了大哭,就是抵抗了。 真是有点焦头烂额了。可想而知,每次刷牙时都是我俩较量的时刻,女儿歇斯底里的哭声仿佛还在耳旁。直到现在,女儿刷牙也不怎么用心。 直到我看了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几个小案例,它有趣的地方在于:先描述案例,然后描述家长通常做法,再介绍推荐一些做法……每次案例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模拟解决方法,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希望和“答案”一致,结果却发现总是和那些“错误”的方法惊人地相似,当公布“正确”答案时,心中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深深地佩服作者,这些方法亏她们想得出来。当然,其实也蛮简单的,有种“真理”和“谬论”就那么“一纸之隔”的感觉。 我发现这本书一个很有用的地方是,它让我的心态和心境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从高处掌握对待孩子的方法,然后分别针对孩子各个时期的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态,从而“解密”孩子的世界,让家长更能体会和体谅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 现在,虽然我还处在摸索、模拟解决方法阶段,有时做法还不尽满意,但毕竟我已有法可循,有时候的做法和“答案”靠近了。现在我又遇到了刷牙这个难题。 我儿子两岁的时候, 我用了书上教的方法,首先接纳孩子,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的问儿子: “你不想刷牙是么?” “嗯”(哭腔) “我能理解,你不喜欢,是吧。”(我随即抱着他,安抚他的后背,让他尽情的释放) “不是……” “???” “那是为什么呀?” “疼……”(哭腔) “哪里疼呀?” “这里……”儿子指着嘴里。 “哦……”我突然想到,刚给他换了新牙刷,是不是虽然写着适合岁儿童,但实际上儿子嘴小,他不太习惯呀。 我把这个假设告诉儿子,并爱抚他说,“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我们换个小点的牙刷,你就能刷了,对么?” “嗯……” 后来,我们买了新牙刷,儿子刷牙再也不是难题,而我每次买新牙刷的时候也留意了牙刷头的大小,并且,通过换牙刷,让儿子了解一些保护牙齿的知识。比如,三个月换一次牙刷是旧牙刷退休了,新牙刷上任了……他能很愉快递接受变化…… 孩子跟小朋友抢礼物,自己的礼物不分享……我就告诉他们,玩礼物的原则是先到先得,跟年龄无关,跟性别无关,不能强迫孩子顺应大人的面子分割他喜爱的玩具,但可以让他慢慢体会,分享礼物的快乐,比如可以看到别的孩子开心,或者可以换取新的玩具……这个准则很能得到家长认可。这也是我从书上学到的高招。 其实真正喜欢这本书,并且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本书,还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另外的震撼,我原本“求学”的目的是苦于没有一套指导我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能花最少的力气,懂得孩子成长期需要注意的关键。但我发现,书上的真谛其实不只是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确切地说,它是在告诉你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它让我们把孩子当个“人”尊重,在乎他的思想,在乎他的立场,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长”,而是和孩子能沟通交流的“好朋友”,基于这些,从而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确地传达你对他的爱,也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如何珍惜爱。 不夸张地说,这本书让我不知不觉中心灵受到洗涤。我非常清楚,我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我的“影子”,只有“修炼”了自己,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待孩子如是,待家人如是,待朋友如是,待同事如是。 我想塑造和教育的孩子,是懂得尊重,懂得爱的人。不断的学习中,孩子在长大,我们也在成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让我们以孩子的成长为契机,和孩子一起感悟和进步,真是其乐无穷。相信读到它的人,会象我一样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