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实验小学2017届5.13班 http://q.xxt.cn/banji3563056616179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95次 | 博客点击996次 | 评论0次

《白杨》评课稿

发表时间:2018-06-11 09:48:50 [查看原文]
 


  《白杨》评课稿

    聆听了我校举行的三六五课堂“教、学、评、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讨课,感受颇深。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灵活的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进行讲授。

丁喜云老师执教的《白杨》一课,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教学评用的教学理念。她运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代背景这样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本文借物喻人的特点,并尝试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言语现象“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小段意思连贯的话;整体来讲,丁老师所授的这一课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紧紧扣住了年段和本课的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在课堂上,丁老师让学生通过回忆之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自读自悟出句子的含义,又通过具体的句子进行合理的指导,从而加深学生对此方法的理解并真正的学会灵活运用;比如:第一个句子:“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浑黄一体。”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戈壁特点的词语“浑黄一体”,通过联系生活中刮起“沙尘暴”的场景,体会这个词语的含义就是漫天黄沙,浑浊的黄色,天地界限不分,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课文这样写是为下文写白杨高大的特点做铺垫。对这样年代久远的文章,丁老师机智的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对于爸爸表白心志的话,不仅需要联系上下文,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所以在适当之处,她及时的出示了时代背景的介绍,升华文章情感,体会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的高尚品质。

丁老师淡定从容的教学形象,严谨准确的教学语言,急中生智的教学机智,使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中,每一点都值得我用心学习。这样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很难得,继续潜心深造。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