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悠扬,伴我同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从小到大,我们未曾停止过对诗歌的学习,也未曾减缓过发扬诗歌与传统文化的脚步。 早在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文人学士。有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的浪漫与豪放,让我们领悟到了他与友人极其深厚的情谊。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吁,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忧国忧民,一心向国的情怀。 这些诗歌,它们简短却精炼,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每一个词都展现了诗人的感情,这是谓诗歌之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诗歌是时代的风向标。诗歌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很多人所熟知。他用尽毕生精力创作诗歌,创作并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好。创作注重的是新颖和感情的抒发,讲究细腻而绝不是粗制滥造。 他无疑为中国的诗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发扬中国诗歌文化,需要每个人都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在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上海的一名高中生武亦姝以惊人的成绩夺冠。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开展的意图就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古诗词为更多人所了解。武亦姝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战胜大学生、诗词爱好者、还有语文教师。她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也能鼓动身边的人喜欢上古诗词,发扬诗词文化。 那么作为同龄人的我们有何不可呢? 要是我们的民族没有了诗歌的声音,就会造成精神上的匮乏,就不会有百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海子热爱诗歌,追求完美的境界,即便卧轨自杀,但是他为我们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愿望。 希望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国诗歌的路途永不停歇,让诗歌悠扬,永远伴随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