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修武县实验二中2018届初3.7班 http://q.xxt.cn/banji6494926726604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212次 | 博客点击261次 | 评论0次

向着明亮的那方

发表时间:2018-03-04 14:33:16 [查看原文]
 


向着明亮的那方

——读《写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有感

很幸运的能阅读到《写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这本书,全书内容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接地气,丰富精炼,体量适中,融思想性、实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为一体。阅读之后收获颇多。

一.自由

第一章《成长比成功重要》非常欣赏作者对“自由”的阐述。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感慨:假期太短了,不想开学,又要工作等等。因为总觉得上班就意味着束缚。可是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

自由是心灵对身体的超越,是有承担责任的意志。自由不是我们单纯的认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追求自由的人把生命的意义看的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真正的自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但不“执”。学会清空心灵的“杯子”,有了舍才有得。同时人的异化也阻碍了通往自由之路。如果工作是主动地,是兴趣之所在,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能得到道德、智力和精神方面的完善,那么工作就是休闲,工作就成为我们通往自由的途径。

很巧的是在阅读第一章时在微信上看到了一段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有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的活着。

二.课堂

“一场战斗一堂课”这封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体现品质!我们的工作就是零零碎碎的小事。但是小事不小。想把小事做好,做到位、做精致就要从做好细节开始。我们的主战场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哪呢何为一堂课?即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采用有效的方法获取(解答)知识(问题),提高能力的过程。每节课我们都必须要明确三点: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战斗的主角是士兵,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指挥官和老师的作用在于“运筹帷幄之中”。打仗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上课也要知己——了解学生的基础,习惯等。知彼——明白知识的轻重所在,来龙去脉。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课也要讲究学习新知,先复习旧知。

作者准确深入的分析了自己听的十节课中存在的七种问题。当看到第四种“贪多求全”型时,我想嘲笑一下自己。初三课程紧张,上课时经常会出现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三分钟使用。自己觉得给学生讲解了很多,但是落实效果却不佳。这就是原因所在,放平心态,小步子快节奏走好每一步,关注到每一个细节。

阅读到第五章第三十五封信《于躬行处寻求超越》时很赞同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训练。对学生课堂上的坐姿,朗读的姿势,举手的动作,听到老师点名的反应,记笔记的方式等等反复严格的训练,最终让学生达到自动化、规范化的程度。其实这依然是抓细节。因为细节体现品质。

三.爱

读到第六章《爱是能力而不是情感》时,受启发很深。教育需要爱。从教师专业角度讲比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能力。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爱学生的情感而是爱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关心时具备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对错误零容忍,对灵魂无限关心。

真正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积极关心,还表现在责任心、尊重、认识学生。这些都是相互依赖的。但是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了这些,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学生的问题而不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人是没有创造爱的能力的。一个用有爱心的老师是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不仅仅是付出,而是展现、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力。师生在互相唤醒的过程中充满快乐。

    我们每天面对活泼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阳光灿烂的像花儿一样绽放的面孔,明亮的教室,明亮的心扉,我们和孩子们一同走向明亮的那方。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