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子路小学2012届5.2班 http://q.xxt.cn/banji431949597264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19次 | 博客点击715次 | 评论0次

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再认识和教学策略(十四)

发表时间:2018-01-12 16:47:03 [查看原文]
 


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再认识和教学策略

一、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我们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有这样一道题目:

小明家在屋后一面靠墙围一块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菜地,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

错误的做法(1)(5+3)×2=16(米)

错误的做法(2 5×2+3=13(米)

正确的做法是:3×2+5=11(米)

学生已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但还是会出错,其原因是未深入阅读题目,不能摄取完整、正确的信息,自然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本题中学生没有读懂一面靠墙就是长方形的一条边不用围篱笆的,只要用篱笆围出3条边就行,那么选择哪3条边呢?从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至少两字可以想到得把长边靠墙,用的篱笆最少,所以这道题只要求出2条宽边和1条长边的和就是篱笆的长度。像这样的类似的错误在数学教学中还是很多的,相信数学老师们都有同感。

从这样的问题中,反思我们的教学,我认为数学课上也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需要所有科目、所有科目的老师都重视起来。一旦学生的思维版图被打开,那么它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各课学习成绩都得到提升。

 

一个数学成绩中等的孩子,如果想使他成绩上升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就必须让她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别人再怎么辅导,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二、 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例如,小明家在屋后靠墙围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学生已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但还是会出错,原因是:没有理解题意中靠墙的一面是不需要围篱笆的,只需要围出3条边的和,那么选择哪3条边呢?从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至少两字可以想到得把长边靠墙,用的篱笆最少,所以这道题只要求出2条宽边和1条长边的和就是篱笆的长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出现这样的错误还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意识。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做题、计算,很少认为阅读理解也是数学的重要环节。对此,很多老师也是一再强调要认真读题,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老师们苦口婆心,喋喋不休,可效果并不太好。

这时可以出示一些学生自己的典型错例,让孩子们自我反思错误原因,例:本学期考试中的一道填空题:要使7   5除以7的商中间有零,  里最大填()。有的填0123456。正确结果是6,因为没有读出最大填几中的“最大”。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细心辨析的题目,例如: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大部分孩子说:“30060×4” 再次读题,讲“4小时后离开甲地多少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4小时后离开甲地多少千米,就是求4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是60×4。学生如梦方醒,

我们老师还可以巧妙设计,故意设计一下题目,让学生上当,涮了学生一把,例如: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爸爸准备给小红的房间南面墙刷上彩漆,这面墙的窗户面积是4平方米,求刷彩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故意让孩子试做,结果会发现条件不够,无法做题。

像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审题》一课,就用整节课的时间专门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数学是一种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的语言有自身的特点,数学语言是很严谨、缜密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很重要。在数学上怎样读,更有效呢?

我们有一道题来举例说说,例如:商店里有450千克梨,卖了15筐,平均每筐重20千克,还有多少千克梨?第一个层面的读,消除生字词,弄明白每个词的字面含义。通过这个层面的读,知道题中和卖梨有关,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50千克梨,卖了15筐,平均每筐重20千克”,问题是“还有多少千克梨?”   知道“450千克” 是总重量,“15筐”是卖出的筐数,“每筐重20千克”是每筐的重量。这个层面的读,就是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出现理解起来比较难的地方,教师可以有重点的提示。

第二个层面的读,重点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这个层面的读,可以选择从前往后读,“有450千克梨,卖了15筐”读这两句话,可以知道它们没有直接的关系。再看“卖出15筐”和“每筐重20千克”这两个条件有关系,可以求出卖出的梨的重量。“450千克”是梨的总重量,减去卖出梨的重量,就可以求出“还有多少千克梨”。到此,基本的数量关系就梳理出来了。

还可以选择从问题出发,找与问题相关的条件梳理思路要求“还有多少千克梨?”必须知道总重量和卖出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利用“卖出15筐”和“每筐重20千克”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来,再求还剩多少千克梨。这个层面的读目的是把这些散开的数量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数量关系链。这个层面的阅读,是把阅读题目和分析思路相结合,边读边概括边抽象,已经不仅仅是阅读,而且是思维的概括抽象的锻炼和发张。

在阅读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数学阅读要注意细节。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式阅读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准确而抽象的特点,所以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我们一起看前面的例子:小明家在屋后靠墙围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

这是一道比较求长方形周长的题目,但在实际做题中,却有许多学生出错,而让他们出声读一遍题后,再做却能做对。究其原因:就是这部分同学不注意细节的描述,一部分同学没有读出一面靠墙,一部分同学没有读出至少,仅几字之差,含义却不同,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必须逐句反复推敲辨别,方能加深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还可以是易混易错题目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中求异法和异中求同法。

例如:一根绳子2米,截取1/5米,还剩多少米?

一根绳子2米,截取它的1/5,还剩多少米?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看似相同,区别很大。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问题千变万化的,细致读题,把握概念的本质不同。

 3、重视相互转化。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严密交融,学生要想顺利阅读,必须重视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和互译。

比如:餐馆内有一种长方形桌子,每张桌子周围放4把椅子。如果客人多,就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拼桌。

图片:

现在把5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做多少人?20个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几张桌子?

这道题目就是图形与文字的结合,需要观察桌子的张数与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把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相互转译。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语言叙述画图的能力,根据图形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用符号叙述规律的能力等。

   4、读懂“题外之音”。数学语言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但也有极其丰富的“题外之音”正如文学语言讲究“言外之意”一样。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2千米,甲带着一条狗,狗每小时走5千米。这只狗同时和甲一起出发,当它碰到乙后,便回头跑向甲;碰到甲后又回头跑向乙******如此下去,直到两人相遇。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例如:学生会先想到小狗的路线,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我这样提示学生,“如此下去,直到两人相遇”。是有言外之意的,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学生会小声的议论一下,然后得出结论:直到两人相遇意思是,小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两人的相遇时间。然后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50÷(3+2=10小时,10×5=50千米。所以阅读时应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深刻领悟“题外之旨”做到“闻一知十”。

5、联想法。

一件工程,已完成了2/5。没有完成的和已经完成的比是多少?

完成了2/5,就是完成了全部工程的2/5,以全部工程为单位“1”,全部工程的2/5就是完成的。可以“多想一步”,推出没有完成的占全部工程的3/5,没有完成的和已经完成的比就是3:2。这样这道题解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由此可见,只要会联想,就会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解题方向,而只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解题方向才能达到解题的目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应重视数学学科阅读,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这正好符合“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新思想,同时也是我们所倡导的“六六工程”的初衷和归宿。为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良方,让学生得益于课堂阅读的教学环节,自主地步入数学的辉煌殿堂!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