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子路小学2009届5.4班 http://q.xxt.cn/banji385550274462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220次 | 博客点击766次 | 评论0次

六个面包的故事

发表时间:2018-01-11 15:41:41 [查看原文]

六个面包的故事,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书上有一道练习题,我们来看一下,请老师们小声读一读。

再回到我上课的课堂,同学们读着读着,有几个孩子高高举起手问,问我,闫老师:6个面包   起来   6个面包站起来干什么?

我一愣,怎么6个面包站起来?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来读读题。

240厘米长的铁丝 做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然后用纸板将6个面包起来做一个正方体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老师们,我能说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差生,他们和优等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差在数学阅读理解上!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让孩子读书,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孩子学习上有困难,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句话被我们供奉为宝典!

可是,我发现,放手让孩子读书,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参与和指导,相当一部分孩子读的都是情节,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浅表阅读,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的帮助微乎其微!

  怎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曾经训练儿子深阅读一篇文章,给儿子提四项要求:1、出声读,2、把没有学过的字圈出来。3、读完后,分层给我讲述内容 4、读完后,听写不会的字效果非常好

读书不在多,在精!

再回到课堂上,看看那些所谓的差生,他们不是读题,而是用眼睛扫题!对,就是扫题!不管多难的题,呼呼啦啦,从头到尾,都是拿眼睛一下子把题扫完 就好像鸟从天空飞过,一点痕迹不留。

女儿上从初中、高中的时候,她不会的数学题爱问我,自我表扬,我是个好妈妈,孩子的初中高中数学课本,我都是陪着孩子一块学。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女儿,一个高中生,还是一个不错的优等生,不会做的题,让她再回头,一个逗号一个逗号的读,一个逗号一个逗号的讲每句话的意思,很多题,她 自己读着读着就会了。高中生还是如此,何况小学生呢?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一点一点的教孩子,教什么?怎么教?我们来看这道题:

      你能把36写成两个质数的和吗? 

  审题是基础,分析是关键,

  1.  如何审题:

    36分成两个数,

    这两个数是质数,

    和,用加法做,把这两个质数加起来,等于36.

  2.   如何思考:

    什么是质数? 36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36之内的质数列举出来 。2、3、5、7、11、13、17、19、23、29、31。

    3、教   如何尝试:

      上面这些数中,那两个数相加等于36?

     从最小的质数试一试,最小数加最大数,2+31不等于36,  3+31也不行,5+31=36,7+29=36,  13+23=36,     17+19=36

     4、教  数方法:

    刚才用的什么方法来做题的?用 一一列举法法,根据条件找到所有可能性,分别尝试。

    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做题不在量,而在质!

    做每一道题,都要保证让孩子真正的理解,能把生活中的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很多时候,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挣扎,自己去犯错,自己去思考,适当的挫折,会让学生变得更加独立,思维 更加深刻。

    熟练程度,是强化训练出来的

    良好的做题习惯,是严格要求培养出来的

    数学的思维训练和做题技巧,也是能一点一点潜移默化渗透的!

    数学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有的聪明,能教出来的!

    老师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下面即将上场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她醋萝卜细丝,慈祥可爱,笑容满面,有请下一个故事讲述人,董辉老师隆重登场!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