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为写作插上高飞的翅膀 开学的这个月,围绕我们语文教学的事情有很多,而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孩子们在训练中发挥出的想象力为他们的写作插上高飞的翅膀,让我赞叹不已。下面撷取几个片段,分享给大家。
在第5课《詹天佑》的学习过程中,讲到“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时,我让孩子们想像当时全国轰动的景象。孩子们发挥自己想像,写出了以下情景—— 1、拉黄包车的人,停在一起谈论着中国终于扬眉吐气了,哈哈仰笑;坐在咖啡馆喝下午茶的贵妇们也在谈论着;在慈善拍卖会上,正在拍卖时,他们还情不自禁地说着;在养老院的长椅上,老人们也在谈论着。(李雅坭) 2、几位年轻的学生在一起议论,有的说:“之前修铁路的都是外国人,这回中国终于有自己的铁路了。”有的说:“那可不一定,从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可能没命了,而且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里有很多泥浆呢!”(陈帝晓) 3、街上,三五成群的人们开始议论起来了,只见一个饭店里有人大声说:“知道不知道,我们国家要修铁路了!”另一个反驳道:“肯定不行,毕竟我们国家的工程师的技术还是从外国学的,可学得只是点皮毛,外国人技术那么好都说不行,更不要说中国的了!”还有一个人不慌不忙说:“你说这等于没说,既然已经开始修了,詹工程师一定是胸有成竹的,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难道他什么都没想就要去修,一听到你这样的话,就不修了吗?”第一个人又接着说:“你说得对,这条铁路一定能修好,不然政府哪儿敢修,肯定心里有底,不然就是丢我们的脸。”(余海锋) 4、几位老大爷围在一起,其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边摸着胡子,一边说:“咳咳,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天天被那些洋鬼们欺负,终于要长舒一口气喽。”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忧心忡忡地说:“咱们中国也不是一天两天这么落后了,要是失败了那可怎么办。”另一位脾气暴躁的,一把儿从椅上站起来,说:“不会的,我们就静候佳音吧!”其他几位老人附和说:“嗯嗯,我们就静静等待吧。”(荆妍) …… 虽然这些孩子写的也不是那么完美,但相比较还是不错的,四个孩子分别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看法着眼来写,整合起来较浑然一体。班里多数孩子的想像力需要待发,还有多数孩子的词语积累、运用上需要加强,不积累词语、不会运用词语是孩子们写作受阻的最大原因。而在积累的基础上想象力的援助下运用词语就会更得心应手。
在学习第8课《中华少年》时,在隔壁办公的我班班主任听到我们的朗诵,赶紧走进教室询问在干啥,因为她刚刚接到学校德育处布置的在国庆节放假前要举行“迎国庆•庆国庆”活动,我们高年级每个班参加的是朗诵。当她知道我们朗诵的是课本上的内容后就吩咐了这个活动让我负责这个朗诵。随后我看了看这项活动的要求,是“歌颂祖国、歌颂一小”。我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们何不按照课文每小节的内容进行仿写,仿写的内容就是歌颂“一小少年”,接下来的一节课上,我们主要进行了仿写,首先根据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我提示大家想想武陟有什么景点或特产,咱们学校有什么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来写武陟写一小,我并告诉大家按照第一小节的句式来写。结果,交流时有许多孩子没明白也没按照第一小节的句式仿写,而余海锋同学写的是“从钟鼓楼走来,我是屋檐上的一片琉璃”。不仅写出了学校钟鼓楼的特点,还抓住了句式的特点。接着,其他同学好像从仿写的这句句子里受到了启发,逐渐有人开始写的有模样了。接着第二小节、第三小节,第五、六、七小节,都有个别孩子写得不错。第四小节因为过长也不好仿写我们就放弃了。在仿写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怎样构思这个活动,我准备将课文《中华少年》和你们仿写的《一小少年》进行融合,并相互穿插朗诵。就这么决定了,随后我布置晚上的日记就是将这个仿写。第二天我将收上来的日记一一查看,发现有许多写得不错的,在这些不错的内容上我进行了整合加工再创造,因为白天还要忙于学校的其他事项,下午放学后,我将我们班许多学生的日记本带回了家里,挑灯夜战,终于,在我的再加工创作下,我们师生集体创作的诗歌《一小少年》问世了。 现在我把《中华少年》和《一小少年》打印出来,放到一块儿进行对比。 《中华少年》 《一小少年》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从宁静祥和的乡村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我是泥土中的一朵菊花;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从繁华热闹的县城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我是热气中的一碗油茶;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从古朴典雅的钟鼓楼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 我是屋檐上闪耀的琉璃;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从古老庄重的九龙壁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我是墙垣上舞动的青龙。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啊!武陟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我们是一小的栋梁!
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 师长的教诲让我更加向上, 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 同学的帮助使我更加坚强, 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教我友好的是和平的白鸽, 教我热情的是南疆的红棉。 教我纯洁的是淡雅的玉兰。 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 学习的乐土,成长的摇篮, 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优美的环境,我们的家园。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到书声琅琅的教室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感受知识的迷人芳香;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到热闹非凡的操场上,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领略拔河的激烈紧张;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在美妙的音乐里呀呀学唱,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祖国、母亲的歌声萦绕耳旁; 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在不懈的锻炼中强健体魄,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刘翔、姚明的脚印引我成长。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木城一小,百年辉煌,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继往开来,奋发图强。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 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我们要谱写一小更璀璨的篇章!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期望脚下一马平川,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幻想头顶高照艳阳,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迷恋网吧游戏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不忘记失败时的坚强!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小草去美化校园,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做帆船去乘风破浪,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像利剑把懒惰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要用爱心把校园相连。
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 听,歌声和笑声一起飞扬, 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 看,老师和同学共同欢畅。 五十六朵鲜花竞相开放, 三十二朵(32个班级)鲜花竞相开放, 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 装点一小美丽大花园。 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 让辛勤的园丁们自豪地惊叹: 啊!这就是我的中华! 啊,这就是我的一小! 这就是中华的少年! 这就是一小的少年!
说实话,仿写的这首诗里面有许多意象都是孩子们写出来的,只不过我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并根据诗歌的押韵特点进行了字斟句酌。针对这次仿写的内容,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兴趣呢?我想,仿写就是“比葫芦画瓢”,最开始不懂时就通过仿写来进行,慢慢地稍有门道后,就能进行创作了。还记得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一课中作者讲到的“模仿”“创作”是写作的两个阶段。而“比葫芦画瓢”,就是最开始的“模仿”,等模仿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灵活起来,那我们也会自己“创作”了。而在仿写和创作中,因为有了想象力,写作也会更得心应手。 此外,孩子们仿写的《田野访友》以及续写的《穷人》,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孩子们的想象力正是在这一次次仿写、续写中得到了培养得到了发挥。相信,有了想象力,孩子们的写作更能展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