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濮阳市市直幼儿园2012届大大2班 http://q.xxt.cn/happybaby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33次 | 博客点击2543次 | 评论0次

从心理学角度谈突发事件后的家庭心理抚慰

发表时间:2017-03-08 17:09:06 [查看原文]
 

从心理学角度谈

突发事件后的家庭心理抚慰

        


现代社会各方面运行节奏加快、风险也在增加,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不仅仅是发生在社会上,就连一方净土的校园内也不断出现各种让人揪心的事件,对莘莘学子和其家庭带来重大乃至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心理学方法把突发事件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市第一中学的八角楼礼堂聆听了成美心理中心主任王海柱老师精彩公益讲座。

      


王老师说,人在受到突发事件影响后会消耗大量生理、心理能量,从而导致敏感、脆弱、依赖甚至病态。作为生命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的应对就显得相当迫切和必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要通过三个依靠才能一步步适应下来,并把突发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是靠我们调整认知;二是靠我们的身体免疫力;三是靠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

      


通俗的讲,如果当孩子遭受到突发事件后,一般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心态极好的,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突发事件一般不会对这样的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另一种是心态不好的,比如说突发事件出现后,孩子表现出胆小害怕、哭泣、过度依赖父母等退行状态,这样的孩子就需要我们父母来进行心理疏导了。

      


首先父母不能回避孩子所经历的创伤。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难过和心烦,故意不去提及这个可怕的问题,害怕加重对孩子的刺激,其实,回避问题会让孩子把创伤记忆潜抑在心灵深处,转化为无形的压力和噩梦,会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发育造成障碍,还会增加远期严重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当孩子出现胆小害怕、哭泣、过度依赖父母等退行表现的时候,父母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容纳孩子,不要试图让孩子马上摆脱和消除这些幼稚的行为,比如孩子因害怕而要求和父母睡,父母不要立刻拒绝,也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害怕的,都这么大了,自己睡去!孩子不愿完成的任务不要强迫他立即去完成,比如孩子现在心里难过不想做作业,父母可以让孩子等一会儿心情平复了再做。

      


第二步是调整孩子的认知。父母告诉孩子这件事跟他无关,发生可怕的事情是一件不可控制的事件,并不是对他们的惩罚,他们在这件事中没有过错,没必要承担紧张和焦虑,或者用肯定的语气对孩子说:“孩子没事儿,你是最棒的!”如果孩子的认知调整好了,退行行为自然就可以消除。

      


第三步是学会分享创伤。父母绝不能把创伤的记忆留给孩子一个人孤独地处理,要多陪伴孩子,运用足够的身体语言和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到现在是安全的,他们仅仅是对过去的事件做了一个不好的梦,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有爸爸、妈妈和许多可信任的亲人在他们身边,现在的情况是安全的。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对那可怕的事件的感觉、情绪和看法,一遍一遍地表达,说的遍越多内心的恐惧感就会越轻。如果孩子不清楚事件的原因,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讲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这个事件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安全的。

     


第四步是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免疫力。健康是包括身心两方面的,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等多种感情,通过活动不仅能促进孩子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更为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只有父母这样做了而且做好了,受事件影响的孩子们才有可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心灵创伤,度过生命中心灵的一个考验,把出现远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减到最小。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