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行走中的遇见 1、1月24日。设计小梅花寒假特色作业《猴年“玩”猴》,发表在《教育时报》上。整个寒假带领本年级进行特色作业的实践尝试。 2、1月25日。开始2016寒假新京报共读。通过网络连通北京5个二年级家庭。其中黄启越家庭最终获得书香家庭的称号。写下寒假共读记录11篇。 3、2月4日,设计新学期新梦想小梅花特色课程《做一回英雄,写一回神话》,发表在《教育时报》上。 4、2月14日,和花王一起设计好《2016项目群培训讲座安排》。 5、2月16日,接受成都教育家杂志采访,整整一个下午都在讲述我成长的故事。形成文字稿《我是一只“丑小鸭”》。 6、2月19日,参与网师年度叙事审核工作。 7、寒假中开始接书写小学晨诵“思与行”的任务。寒假里,幼儿园拓展设计,小学选诗,加注释……这样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像雪片。直到暑假里我们在国图继续最后一轮的审核,然后是上册的出版。 8、3月15日,成为焦作市首批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成员培训。 9、3月21日,书写《小梅花班的故事》加入新教育完美教室手册编写组。这本书年底已经出版。 10、4月6日,第二届全人教育奖入围,需要填写自答题目,书写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直到10月份,参与的人中只剩下7人,获得了“入围奖”。 11、4月18日,四川宜宾第四届种子教师研训营,我讲《我用我的姿态绽放——小梅花班期末叙事》。 12、5月3日,布置种子教师第二阶段新孩子工作总结,收到总结60多份,安排了叙事的奖项。 13、5月16日到18日接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关于入围第二届全人教育奖的现场调查,需要调查学生4名,家长4名。全天跟踪调查3天。正值新教育焦作开放周“探索乡村教育的突围”,我们班承担半天的全开放调研活动。需要准备一个小时的班级叙事展演,和40分钟的班级故事讲述。这两个活动正好重合。全人教育跟踪调查和开放周同时进行。17日下午,我们班进行一个小时的班级叙事展演,我进行了40分钟的班级故事讲述,然后7点开始接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两个小时的采访,第二天,必须录一节语文常态课,于是连夜备课,讲了《卖木雕的少年》。正上着课,几个孩子因为几天来的劳累,睡着了。我的疲惫可想而知。 14、6月14日,梳理并完成本学期种子计划项目优秀种子名单。 15、6月17日,开始介入“关于2016萤火之夏和种子研训营事项”,电话、短信商量部署。种子计划项目每组书写自己的小组叙事,评选出“数学组”“二年级组”参与现场讲述。 16、7月16日参加诸城国际高峰论坛、萤火虫之夏,19日出发到国图参加晨诵研讨,为期一周。书写《关于研讨的思考》《北京做晨诵小记》。 17、8月2日,成立专门的评审组评审萤火虫之夏征文。 18、8月2日,完成一下二下晨诵诗歌出处的标准格式。 19、8月5日,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成立新教育课程实验班项目,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 20、8月16日,推荐《夏山学校》共读人选。 21、10月2日,安排喜喜的《种子的前世今生》网络讲座,同时收缴春季以上种子的心得体会。 22、利用国庆节,梳理出网师课程过两门的教师,吸纳为种子教师,梳理出名单。同时梳理出优秀种子、晋级种子和淘汰种子名单。 23、10月14日,参与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初评。 24、10月21日,开始参与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五周年网络庆典筹划。10月28日,安排种子计划项目的教师参与五周年庆典征文活动,收缴征文35份,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25、11月8日,设计了“种子研训营”操作流程。 26、11月11日,组织进行了《我理想中的种子研训营》网络研讨会,安排天微晓主持,六名种子发言。 27、11月10日,安排种子计划项目中的3、4、5、6年级组和高语组各6人参与五周年庆典的“天南地北种子,共读一本书”活动。 28、11月23日,五周年庆典,介绍“新孩子项目”。 29、12月2日,制定日照课程实践现场培训会方案、通知。 30、12月2日,将种子计划招募进行梳理,总结出没有申报招募的春季以上种子名单,进行降级处理。 31、12月7日,填写新父母研究所新教育萤火虫讲师团合作协议。 32、12月8日,梳理出种子计划内部重组之后,组长事务的调整。发送邮件,催交“淘汰名单”“本组资料包括课程研发和学习心得”。 33、12月19日,总结梳理出种子淘汰名单。 34、12月23日,审核种子计划组长名单,发放书卡。 35、12月22日,出发日照。新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现场培训会。做了《在书香中成长》的班级共读叙事。 36、2017年1月1日,完成166份调查问卷。 37、1 月2日,完成一年级课程资料的汇总整理。 38、1月3日,有4人申请图书捐赠,最终定下一年级的李艳老师接受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