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爱的力量 ——《极地特快》与《圣诞传说》观影感 文 / 安晓凌 已是深秋,落叶飘零,秋雨籁籁。 捧一杯清茶,慵懒地窝在沙发里。百无聊赖之时,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个培训作业,有关圣诞节主题的观影课。 每每想到圣诞节,总会像个孩子似地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单纯是想象,我都能够感受到电影里的冬日气息,雪景必然是不可缺少,圣诞老人的红色衣裳和一群可爱的驯鹿自然显得温馨动人。圣诞树,长筒袜,小礼物,人们头上总会带着圣诞老人的红帽子在街上游走,感觉是那么的简单和快乐…… 几个小时的电影,虽然看完已是深夜,但内心的美好、温馨、感动和幸福却让我久久不能入睡。这两部电影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文艺电影,而且更多的是一部属于教育的资料电影,不管好看与否,都有助于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圣诞节,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着快乐和爱的节日。这两部有关圣诞的电影,更是以两条不同的主线为依托,向观众展示了另一个不同的美好世界,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鼓励着人们对美、对快乐和对幸福的坚信与追求。当然,它们更有着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电影的“外在美”来讲。《极地特快》毋庸置疑的是影片上乘的动画制作,完全由电脑动画技术制作完成,充满奇幻和震撼。那些精准的表情、动作,甚至是人物眼神的流转、发丝的飘动都做到了动画的极致。相信看过此片的人都能清晰地记起极地特快在冰面上飞转的场面,记得它越过峭壁时的刺激,记得圣诞老人驱车出发时的欢腾,甚至记得那银铃发出的美妙声音……而《圣诞传奇》是一部有着写实色彩的传奇体裁电影。剧中那满目的静白,那独卧的小屋,那孤单的背影,还有那一抹绚丽的圣诞服装,无不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美。它是“在淡淡的纯白世界向我们诉说这世界的颜色”,很感动,很享受。 二、从电影的主题构思上来看。两部电影皆是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诠释,但又各选取了不同的主题。《极地特快》中反复提到“The spirit of Christmas”(圣诞节的精神),其实,这个精神就是懂得梦想、享受童真的精神。 Sometimes, the most real thing in the world is somthing that you can't see(有时候,世界上最真实的是其实是你看不到的事情), 列车长带着诡谲的表情说。而影片最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词“believe”。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用逻辑去分析,不能用科学去解释,不是它们太过神秘,而是一旦破坏了那份神秘,美好也就不复存在了。何必要用精密数据分析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何必要说月亮上根本没有嫦娥有的只是丑陋的石块,何必要说流星只是一个平常的天文现象没必要对着它许愿…… 谁都不可能完全的看透这个世界,那又何必那样较真,用所谓的成熟和智慧去擦拭掉自己世界里天真烂漫的色彩呢。 《圣诞传说》则像个传说,其实也就是一个传说,喜欢这种构思。它把我们早已知道不存在的圣诞老人演绎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男孩,非常真实有血有肉的开端。电影主要涉及到爱与奉献的层面,平淡之中却又能发人深省。失意,孤独,关怀,感恩,付出,小爱到大爱,无不贯穿着电影的每个情节。不能不说这样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纯洁而温情,电影里的皑皑雪景总会散发着洁净的气息,这种感觉悄然无声地渗透到主角Nikolas的人格魅力上,由青春年少到垂暮之时,纯洁,无私,始终如一。 三、从电影的教育意义上分析。《极地特快》运用奇幻、惊险的表现方式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将人引入到一个梦幻的情境之中,让人充满好奇与期待。当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在经历各种困难而最终到达北极的时候,一路上朋友们之间的友爱、勇敢和坚持给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自信,当他说他相信的时候,美妙的铃声才传入他的耳中。 "Though I've grown old,the ring still rings for me, as it does for all, who truly believe."(“正如它为所有真正相信的人响起一样,尽管我已经老去,那美妙的铃声依然为我响起。)到这里,影片的主题再度得到升华,银铃只为相信圣诞节的人奏响,只为那些愿意相信,拥有信仰的人奏响。似乎那颗美丽的有着魔力的铃铛在告诉我们:不是这个世界不够美好,是你没有选择去相信。 而《圣诞传奇》中,Nicholas因为失去了双亲和唯一的妹妹,得到全村人的轮流照顾而感恩。他碰到过善良的家庭,还有表面上不喜欢他但其实很善良的人,他用自己的善良与感恩的心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关爱。这种感恩他延续了一辈子,他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来的小木头礼物传递着自己的感激,一直到更多的陌生孩子。为了送给孩子圣诞节的小小祝福,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奉献。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又回归现实,把这个原本一生经历坎坷的Nicholas突然变成了传说,相对来说比较神化,戏剧性的传奇色彩却到达了高潮。圣诞传说就是这样的,在冷冷的冰雪世界里有着人世间热腾腾的爱。 回想他的一生,我感觉良多。可以说孤独与失意的童年造就了今天的奉献精神与博爱,尽管自己的命运是不幸的,但是心中有爱,不幸也将被幸福取替。 以上是我对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所做的简要分析,有机会一定陪着孩子们再看几次,和他们一起感受美,感受生活,感受梦想,感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