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以后,同伴关系在他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共同的兴趣、互懂的语言、平等的地位,使得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在一起玩耍游戏。当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而且,研究表明:孩子与同伴交往是克服性格孤僻和自我中心的良好途径。因此,同伴关系对孩子具有独特的心理价值,这是亲子关系所替代不了的。 那么,父母如何促进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呢?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 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父母不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性感染孩子,而且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和情感,及时给予正面强化,使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二、给孩子良好的社交影响。 父母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良好的社交影响,平时注意以自己真诚热情的待人接物态度感染孩子,并可利用带孩子拜访亲戚、朋友、到邻居家串门等机会,让孩子适当参加到自己的社交活动中,让他感受成人之间的交往,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和影响。 三、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 1、与同龄伙伴交往。 2、与不同年龄的伙伴交往。 3、与临时伙伴交往。 总之,同伴关系是孩子最广泛、最正常的社会关系,成人应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对于不懂如何交往的孩子,应给予正确引导,使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得到愉快的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