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竽, 又喜欢讲排场,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的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就偷偷的逃走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南郭先生走到了一个竹林环绕的茅屋前。从竹林里传出悠扬的竽声,南国先生好奇地走了进去。一位精神矍铄的白衣老者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吹竽,一群小鸟在他周围盘旋,好像为他的竽声陶醉,南郭先生也听得入了迷。老人一曲吹完,南郭先生心想:我因为吹竽技艺不精,滥竽充数,才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一定要拜这位老者为师,把吹竽技艺学精。于是,南国先生请求老者收他为徒,老者看他非常诚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南郭先生跟着师傅潜心苦学,他起早贪黑、勤学苦练三年,吹竽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三年后,南郭先生进宫应征吹竽乐手。南郭先生一到,大家都纷纷议论他,说他是又来滥竽充数的,不能聘用。齐湣王听到这些议论,对他说:“好你个南郭先生,你还敢来!以前你骗过先王,这次你还想骗过寡人,继续滥竽充数吗?”南郭先生壮着胆说:“我吹竽的技艺已昔非今比,请陛下准我演奏一曲给您听!”齐湣王说:“好!你吹吧,吹不出来就砍你的头!”于是,南郭先生双手颤抖着拿起竽吹了起来,吹着吹着,他就沉浸在音乐里,忘了害怕。齐湣王被他的竽声吸引,不住地拍案叫绝:“吹得好!吹得好!”一曲完了,齐湣王觉得不尽兴,叫南郭先生再独奏一曲。南郭先生又独奏了一曲,竽声恍如仙乐,齐湣王听得是如醉如痴,大臣们有的仰着脸、张着嘴,痴痴地听着,有的随乐起舞。此后,齐湣王让南郭先生回归了他的乐队,做了宫廷乐师。
南郭先生明白了:没有真才实学,滥竽充数,是行不通的。
现在,南郭先生每天过的很踏实,再也不怕被杀头了。而且,每天享受着吹竽带给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