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孤独且自由的生活 唐芳 我是个读书甚少的人,有时候觉得世上的书籍数不胜数,但发自内心喜欢上一本书,一定切合着自己所处生活的心境。重读《瓦尔登湖》,再次沉醉在那片淡蓝色的湖水中。 梭罗为什么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而要独居在瓦尔登湖畔呢?我试图在文字中去寻找答案。梭罗在《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这一章中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的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与中古文人的“归隐”相比,两年独居瓦尔登湖畔是梭罗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梭罗看来,绝大多数人丧失了生活的真正目的。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要过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生活。一定程度上,他还认为富足的生活束缚了人们自身。也就是生活得越简单,精神越可能丰富。 于是,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木屋,渔猎、耕种。 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看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他说:“我喜欢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是的,他绝不是一个孤独者,而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一朵毛蕊花、一朵蒲公英、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蜂、四月的雨、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在作者眼里,都是自己的陪伴者。这美丽的自然界赋予他无限的幻想。梭罗将他的孤独与自然深深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从中升华出了一种健全、宁静而满足的感情。他很享受自己的孤独。我想到那一句话:“每一盏孤灯的背后,都是梦想的必经之路。” 和朋友谈起这种孤独感,她说:“那梭罗的生活该多没有意思呀?”我觉得这个“没意思”不能概括成孤独,而是一种无聊。他寻求的是消遣,而孤独重在的是内心,即便是在无比热闹的地方,你找不到说话的人,无法有心灵的交流,那种落寞是孤独的。我们生活的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已经缺乏敬意了。 我忽然想到了小王子站在地球的某座山峰之巅,向着群山呼喊,而空空的回声以同样的话语回答着他。“您是谁?”“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单……”当每次读到此处的时候,我都感受到小王子的孤独。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会提着凳子追着太阳看日落。我想,我们常理解的孤独就是一种热闹,一种声音的盛宴。其实,没有比在一群人中找不到可以谈心的人更孤独的事情了。在人世中,情感最是难于体味的,而诸多情感中,又以孤独最难被体味、分担与抚慰。我们往往愿意在这样的生活中无聊着,而少了追问自己内心的思考。就像正在读的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蒋老师也在声明孤独不同于寂寞。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孤独,是自己给自己思考自我的时间,是一种沉淀,把心里的杂质沉淀过滤一下。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懂得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属于生活本质的东西,过一种孤独且自由的生活。 作者单位:鹤壁市山城区第九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