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g”的思考
清丰 段跃杰
今天学习了“负数的认识”一节,在课后的练习题中出现了一道关于“150±5g”的习题,这是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的重量标示,其意思就是净重量的在标准150克上下5克的变化之中,可是部分学生对其的理解有了偏差或者说是没有读懂这个标示的含义,也许“±”这个符号以前学生没有见过的原因,但不论是什么原因让我心里感觉有点另类的不安,放学之后静心去想这事,不勉有些感慨。
首先,学生的大胆尝试精神有待提升。虽然“±”这个符号以前没有见过,但是分开时总会计算吧,我们何尝不大胆地去试一下,难道一定要等待老师讲过或者教材上出现过才能应用?如果人人都是那样的话,那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不过学生的创新是需要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的,要容得下学生平常课堂上的“奇思妙想”,要允许给出“不同寻常”的答案,如果学生真的是“异想天开”我们老师做好引导不就解决了么,但是我们让学生保留了积极的心态。
其次,要学会抓住中生活中的数学。类似这样的标示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因为任何一个正规的包装,只要是涉及到重量的问题都会这样表达,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察觉到?仅是学生的原因或者老师没有讲到的原因,两者都有之也都不全,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平常没有形成积累生活数学的习惯,仅是把教材知识当成教材,好像生活中的例子只是无关紧要,或者是考试不考,最后导致的就是我们失去了很多的生动案例,失去了学习与提升的机会。
第三,创造开拓视野的平台。新课改以来我们大力提倡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机会,但这样的舞台是什么样,这样机会在哪里,我们除了高声呼喊了响亮的口号外,我们还做了哪些工作?既然是平台那么就需要有搭建的工具,而且还做精心准备、挑选这些工具,并且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去做的工作,并非等待学生自我地发现,正是如此,可见老师自身的创新意识特别重要,没有老师的创新根本不可能唤醒、换来学生的创新,平台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理解数学来源生活的本质。任何知识的诞生与延续一定是生活中的需要才实现的,但凡不是日常需要的,绝对不会有人愿意主动地学习与发扬,可见一切的数学知识就是生活中经验的提炼,是人们长期积累且不断完善的结果,如果我们失去对知识本质——生活的追求,那么终会让知识悬浮半空,一知半解。
总之,知识点是否掌握对于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学生的创新应用,墨守成规有其必要性但也有其的局限性,创新可能会带来新问题、新挑战,但更能带来新收获、新局面,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但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提升更好更优的创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