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升到初二,女儿的数学成绩就像是跌倒了谷底,再也没有反弹的机会。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八九十分的样子。和数学老师接触,可以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厌恶感。明白俗世中凡人的无奈,也并不和老师计较,只是努力地询问老师孩子的缺点所在,也努力地去发现孩子、和孩子谈心,并亲自辅导孩子。告诉孩子,数学并不难,只要找对了方法——从精神上鼓励孩子。辅导孩子,一点一点去分析题意——从方法上引导孩子。和孩子面对面谈心,让他明白课堂认真听课的重要性——从战略上指引孩子。考试的时候,认真读题,会的争取作对,不会的认真思考后还不会的不妨就放弃——从战术上引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亲自体验到攻克一道难题的快乐,自信渐渐回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做题速度也比以前有了进步,感觉孩子应该是有了不小的进步。可是成绩出来,孩子依然是82分。和孩子的老师沟通未果,心里感觉生活瞬间失去了乐趣。作为一位20年教龄的教师,自己知道成绩并不重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可是如果说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数学成绩也不会差到哪!想想孩子,看到自己这样的成绩,如果说心态好的,还行。心态不好的,直接就羞愧得要命,更别说老师再出言讽刺什么的。真心为孩子捏了一把汗!要命的是自己却找不到帮助孩子的突破口——孩子智商并没有问题,平时自己辅导也并不见得很差,为什么考试的时候会错那么多?原因在哪里?
心乱如麻时,突然被自己可笑的行为笑到了——孩子远在几十千米之外,自己的担心能对孩子起到任何好的作用吗?还不如说在心里暗暗为孩子打气,默默祝福孩子吧。心一旦静下来,就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糟糕。想起来一个近几天看到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姑娘和妈妈逛商场,孩子听到商场的音乐声,突然旁若无人地跳起舞来,引得路人围观,其中不乏指指点点,说些讽刺的话之类的。孩子看到那么多人围观,突然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妈妈也看到了,孩子的动作确实不美,妈妈也很难为情 。可是作为妈妈,怎么会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妈妈因势利导,说:你可以加上机器人的动作啊!孩子得到妈妈的指点,立刻自如地接着跳起舞来。一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终身伤害的事故就这样化干戈为玉帛——妈妈和孩子站在了一起,而不是和路人一起指责孩子,觉得孩子动作不美,丢人。
为这个妈妈点赞!!!庆幸自己虽然平时脾气臭,但每次孩子考差,都能够和孩子站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帮助孩子恢复学习的信心。想起台湾作家三毛、林清玄,数学成绩何其差,最终,也没见他们的人生就多差!自己上学的时候数学成绩也是差得一塌糊涂,现在还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呢!
不怕,孩子,如若已经尽力,再差点又何妨!妈妈永远和你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