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接到诗琪妈妈的电话:“诗琪在楼下被摩托车撞到,眉尾上方缝了几针,最近几天不能来上学了,可是孩子一心挂念元旦联欢节目,说不想缺席排练了许久的元旦节目。听到这我眼眶都红了,心疼这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等到星期三诗琪来幼儿园后,孩子们不约而同的问她:“诗琪,你怎么了?你流血了吗?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可能会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孩子:一是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学习关心同伴。比如:“诗琪受伤了,你们要多关心她、照顾她”。另一个是从身体保健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比如:“走路时要小心,注意安全……”。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自己有些老生常谈了,又有几个孩子能够真正听进去付诸行动呢?其实,孩子对于这种情况总是充满好奇的,既然他们好奇,为何不让他们把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提出来呢? 于是,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引导孩子: 1、你们有什么问题问诗琪吗? 2、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诗琪说吗? 在整个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我基本处于倾听、调节的位置,他们在对话中了解了事件的全过程,在对话中传递着自己的心意,在眼神的对视中交流着情感。在接下来的时间,不用我刻意提醒,孩子们都自发的关心诗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