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和秋天来场约会
秋天有信,如约而至。季节的变换总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可是,孩子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对季节的感知较多地反映在衣服的变化上,反季节蔬菜,四季不断的水果,缺少鸟类的天空……这些使得许多自然的物候信息已经和孩子渐离渐远…… 我要让孩子和秋天有个约会。星期天,我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收集树叶。每人至少收集十种树叶,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人物,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有关树叶的信息。还没有布置完作业,同学们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 按照约定,周一的语文课我把它“变成”了“秋叶博览会”。每个同学把自己采集到的树叶摆在课桌上。第一步小组交流,呵!看吧,一个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这是我和爷爷在戚城公园采摘的,叫大叶李!” “我这个树叶的名字叫无花果叶,像一个巴掌……” “看,我这个像一个扇子,这个像一条小鱼!” ………… 第二步,学生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树叶。第一个上台的是甘晨洋,他拿了一个册子,翻开第一页,“这是我走进公园,在地上见到的第一片树叶,就想我交到的第一个朋友。”翻开第二页,“这片红色的叫枫叶,是爷爷抱着我在树枝上摘下来的,我长大了,爷爷抱我有些吃力了,爷爷老了……”原来,他把这些树叶用线缝在了纸上,做成了一个特别的树叶连环画! 第二个上来到的是朱籽澍,他把树叶在日记本中做成了标本,并且旁边还详细介绍了每片树叶的科、属、种。真是图文并茂! 小夏墨拿了几片特殊的树叶,“我这几片树叶不太美,有些烂了,我发现有的是被人踩烂,有的是被虫子咬的,有的是风吹雨打烂的,这些树叶也很辛苦的……”她竟然“玩”起了深沉!不知道是自己的感受的,还是家长的“功劳”。 大部分孩子都是利用星期天和家长一起采摘的,这里的每一片树叶不仅仅是一个秋天的符号,还是一家人甜蜜快乐的见证,树上飘下一枚树叶,孩子心中升起一串美好的愿景:秋天真好!秋游真好!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第三步,不说大家也知道——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秋天的树叶”。本次习作很成功,人的语言思维是很神奇的,一旦“有物”,往往自然而然也就“有序”,这恐怕也是古人说的“气盛言宜”吧。 这次活动让我想了很多,有些东西东西还说不出来,就是说出来也是言不尽意。简单地说几点吧。一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诗意的空间,这个空间里还是少一些汉堡、电游、名牌的好,有时一片树叶就是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个诗意的空间就是自然。二是我们特别是家长朋友要和孩子“交流”,交流的层次和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收获”,如果家长说老师又给找了一个“事”,赶紧完成吧!那么孩子会怎样认为呢!三是一叶一世界,教学生活中,这样的树叶还有很多呢! 让孩子和秋天有个约会,同时给自己一个对叶遐想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