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修武县实验二中2012届初3.10班 http://q.xxt.cn/banji1483219846382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50次 | 博客点击709次 | 评论0次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5-08-23 20:49:10 [查看原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是由干国祥老师编著,它是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用书之一。

通过学习我认为:有效教学框架其实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研课过程,它将教学过程细化成了若干的步骤。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这样的一个框架是科学的,是否有效,我想还应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设计并实施教学。只有对学生有效的,我们才可以说教学是有效的。学的质量是衡量一节课或者教学框架是否有效的标准。

一、怎样解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仅仅是展开课程的一个凭据。教材解读应该是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样来看教材解读是教学实施的一个原点。

二、怎样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从课程整体出发来确定,它是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是课堂的统帅和号令,也是检测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把尺子。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清晰也可测的。

关于目标,新课程理论提出了三维目标,就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交融互进的,孤立的目标应该是不存在的。

只有在正确地解读文本和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从而能确定出清晰的教学内容。

三、怎样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也是新教育理想课堂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预习是学生唯一独立学习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逐步的提高。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在没有读干老师这本书之前,我常常布置学生这样的预习任务: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预习目标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现在看来,这样的预习作业是不够合理贴切的,它没有考虑到每篇文章的特点,预习任务的设计没有自己的个性,缺乏特定的目标。这是我今后该改进的地方。

干老师所考虑的预习它应该尽可能全面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可以课前在家中完成,也可占用课堂的部分时间。预习已经不仅仅是课堂的一般准备。这和我先前所理解的预习的作用是大相径庭,我的认识真是浅陋至极呀。

四、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能力和让课堂更为有效的较好途径。此前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这样做,但大多是缺乏整体的思考,或从自己的教方面考虑较多,忽视了对学的效果的反思,有时仅仅是对课堂某一点的认识,某一案例的反思。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反思干老师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课前明确清晰的目标,即课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于能力,哪怕掌握的部分知识是感受性质的,教师的心中也要能够获得清晰的描述。

2.依据掌握的其他信息制定出课堂药方,尽可能在课堂上及课下进行检测,用检测的结果,来检测我们的目标、策略是否合理及有效。

3.形成一种反思习惯,要持续追问:为什么我的估算正确率如此之低?哪些方法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课堂反馈?

干老师所提出的课后反思他的出发点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他的方法可以是自我的,也可以是同行之间进行的,更为直接的方法是在教学设计上做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等各个教学板块进行条思缕析的反思。

 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真正走近了新教育实验,了解了干老师的一些教学策略,但它是否对我的课堂有效,我想还是边学边实践,取其有用的学之,力争让自己的课堂也能成为有效的课堂。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