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也是孩子们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题型。做这种题时,只要读懂句子,明确句子病在哪里,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一、一般常见的病句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 用词不当。例:老师鼓舞我们要好好学习。 2、 成份残缺。例:穿上衣服就出去了。 3、 搭配不当。例:我在花坛旁看到了漂亮的蝴蝶和浓郁的花香。 4、 词序颠倒。例:春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5、 重复累赘。例:在厂里搞设计工作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6、 自相矛盾。例: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二、找出病因后,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增、调、删、换。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留原意,改动要小。 增(缺什么补什么): 穿上衣服就出去了。(增加主语,“谁”) 改为:小红穿上衣服就出去了。 调:(不搭配的要调整) 春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春天”和“小兴安岭”对调。) 改为: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删(多余的或重复的删去): 在厂里搞设计工作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删去“有文化的”或“知识分子”) 改为:在厂里搞设计工作的都是知识分子。 在厂里搞设计工作的都是有文化的。 换(用词不当的调换): 老师鼓舞我们要好好学习。(鼓舞换为鼓励) 改为:老师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三、句子修改完后,再进行阅读检查,看是不是把句子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四、多做专项练习
练习: 1、 我家订了《少年报》、《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等故事书。 2、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基本上差不多完成了。 3、 操场上空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4、 数学对我很感兴趣。 5、 春天,公园里的菊花都开放了。 6、 他穿上衣服和帽子就出去了。 7、 三年级的同学差不多全部到齐了。 8、 老师表扬。 9、 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 10、 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