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开封市求实中学2010届南初3.9班 http://q.xxt.cn/banji4222549699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69次 | 博客点击3901次 | 评论0次

仁义孟子

发表时间:2015-04-05 12:33:16 [查看原文]
 

仁义孟子



——国旗下朗诵展示稿



A、孟子,名轲[kē],字子舆[yú],战国时期鲁国人。



B、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亚圣”。



C、《孟子》一书共七篇,由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有三万五千多字。



D、宋代的朱熹[xī]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A、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ǎng];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B、孟子主张做人要有浩然正气。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齐:“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sāi]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něi]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è]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D、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是——



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B:孟子是著名的政治家,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孟子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他认为“仁者无敌”!



齐: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tǐng]以挞[tà]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D:孟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人如果没有教养,和禽兽差不多。



齐: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孟子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fù 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 同“弼”,辅助]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ABCD: 仁义孟子,仰不愧于天,俯[fǔ]不怍[zuò]于人。



齐:仁义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