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包钢实验二小2011届6.1班 http://q.xxt.cn/banji20503613350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158次 | 博客点击5860次 | 评论8次

我的爷爷 xxt推荐博文

发表时间:2015-02-04 22:47:31 [查看原文]
 
       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宽宽的额头,高高的鼻梁,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他以言传身教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
       记得五岁那年,我和爷爷一起去“湘临天下”酒店吃饭。一个写有毛主席的的诗词《浪淘沙》的屏风,让我们停住了脚步。
        “月月,爷爷教你来读毛主席的这首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爷爷抑扬顿挫地读着,不一会的功夫,爷爷就把我教会了。一个服务生在旁边说:“这个老爷爷真行,我在这已经工作近一年了,还读不熟呢?”
        爷爷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教我学知识,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乐趣,爷爷用他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影响教育了我。
        在爷爷的用心培养下,我的识字量比同龄的小伙伴要多一些,对介于文白之间的四大名著却怎么都读不懂,偏又对妖魔鬼怪八方出没魑魅魍魉四处横行的《西游记》充满兴趣。于是,读书极多的爷爷便成了我的“故事播放器”。每当我请求爷爷给我讲故事时,他总会摸着下巴,笑呵呵地问我:“你真想听?”见我点头,便声情并茂地讲了起来,讲到他喜欢的情节还时不时做几个动作,让我在这种玩闹的情况下把《西游记》记下了大半,上小学不久就开始阅读这部小说的原著。继我读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之后,爷爷又用同样的方式向我讲述了另外两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如今这两部名著我早已看完了,并在爷爷的引导下记住了这三本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字号及事例。爷爷在讲述每本书时还向我介绍了作者生活的背景和写作目的,让我更加深了对书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爷爷不仅带我在历史文化中徜徉,还引领我领略中国戏曲文化的风采。
       因为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爷爷最常向我讲的便是它了,我现在十分热爱京剧,但最初我对它并无好感,直到有一天,爷爷问放学归来的我说:“月月,你会用英文数一到十,但你知道我们的国粹——京剧一到十吗?”我一下楞住了,一脸的茫然。爷爷摸着下巴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月月,你可要记住了,京剧的一到十,自然是指十出京剧,它们分别是:一箭仇、二进宫、三岔口……这十出京剧,你要记住,它们比较经典,而且你连英文都会了,没道理一点京剧都不懂。”
        自此,我便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一有时间就求爷爷陪我看上一出京剧,爷爷怕我看不懂,总要给我讲一讲故事情节,还教我辨认:花脸、老旦、小生、老生、文丑、武丑……在同爷爷一起看京剧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红鬃烈马》中身为丞相之女却为等丈夫与家决裂在寒窑苦等十八载的王宝钏; 我领略了《六月雪》中窦娥悲惨的经历与美满的结局……在爷爷的带领下,我感悟到了每出京剧中所蕴含的道理,每当我欣赏完了一出京剧后,爷爷总会摸着下巴,用满含深意的语调告诉我这出京剧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切都令我无法自拔地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爷爷还引导我欣赏了经典评剧《花为媒》、黄梅戏《女驸马》、川剧《变脸》……从这些多种的戏剧中,我领略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使我对戏曲艺术的爱好大增。
        爷爷不但懂得文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对生活的小知识也精通。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爷爷用他有力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我们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大坝上,我们一起放风筝。我右手拎着风筝,左手握着线轴,用力把风筝扔向空中,但几次都没飞起。爷爷哈哈笑着,大步走到我的身边,试了试风向,让我左手拿着线轴,右手拿着线,向风向相反的方向跑,边跑边放线。我有些半信半疑,却仍按着爷爷的话跑了起来,当爷爷告诉我可以停下来时,风筝已经飞到了天上,我一边放线,一边问爷爷这样做的原因,爷爷摸着下巴解释道:“风筝在你身后被你拖着,它感受到的风与你相反,你顺着风,它就逆着风,怎么飞得起来呢?”说到这,爷爷笑了笑,“当然,也不是飞不起来,除非你比风跑的快!”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也从此学会了放风筝。
        有时候,爷爷也会自己动手种一点菜,美其名曰“改善伙食”。有一次,爷爷买回一包蒜来,说是要种蒜苗,我有些好奇。爷爷摸了摸下巴,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来,今天爷爷教你怎么种蒜苗。”说完找来一卷铁丝,用铁丝把蒜穿起来,放到一个盘子里,在浇一点水。并解释道:“用铁丝把蒜穿起来方便日后‘收割’,但是要注意穿铁丝的位置应在中间偏外的地方,否则容易伤到蒜苗的芽,那样蒜苗就生不出来了。”我也模仿爷爷的样子穿了起来。待到一星期后,我在爷爷的指导下生的蒜苗便被摆上了餐桌,一家人终于“改善了一顿伙食”。
        ……
        怎样?爷爷是不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哪?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饱学多识,特别爱我的爷爷。当然,我也爱爷爷啊!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析析 说: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2015-02-09 11:42:45  [来自:博客]
析析 说:
我想,这就是家教,富有民族气息的家教。 [回复]
2015-02-09 11:42:17  [来自:博客]
析析 说:
你的爷爷好可亲,好博学。 [回复]
2015-02-09 11:40:26  [来自:博客]
稚子妈咪 说:
月月的作业进步很大,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祝假期愉快~! [回复]
2015-02-05 17:08:34  [来自:博客]
稚子妈咪 说:
语言朴实,真实感人。一篇佳作,赞一个。 [回复]
2015-02-05 17:03:37  [来自:博客]
稚子妈咪 说:
看望月月宝贝,阿姨来欣赏美文了。 [回复]
2015-02-05 16:57:52  [来自:博客]
小城说雨 说:
文章朴实、真实、感人。 [回复]
2015-02-05 08:08:48  [来自:博客圈(作文连线)]
小城说雨 说:
`   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读多少小时才能形成阅读能力?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亲自做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儿童要学会流利而有理解的阅读,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只有读200小时后,孩子才可以形成初步的阅读感知能力;读2000小时后,感知能力才可以达到85%。为什么很多学生怕做阅读题、怕写作文、怕口头表达?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完成这种奠基性读书。
    结论:从家长、老师,都应该重视孩子的阅读!
    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口号——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然而,现在很多人读书很功利,于是只读作文书,觉得看作文书效果明显。其实,这不是阅读,因为作文书仅仅是工具书,它只是教给孩子“切”蛋糕,而阅读才是“做”蛋糕。适当读点闲书,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现在,快餐式的、通俗的、艺术性低下的读物比较风行。孩子的内心仿佛一个容器,如果先装进完整、优质的东西,以后哪怕有些杂芜,也不过是增加了多样性;如果一开始放进去的就是趣味低下的碎片和杂芜,那就不仅影响审美情趣,优秀的东西也很难装进去了。 [回复]
2015-02-05 08:08:13  [来自:博客圈(作文连线)]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