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跟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小学四年级暑假期间,他到爸爸打工的城市,在那里的动物园和公园里,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老虎、猴子、熊、鸵鸟等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动物,也是第一次体验了城市里的孩子才能玩的蹦蹦床、摩天轮、旋转木马、碰碰车等游戏,新鲜和兴奋充实了他的整个假期。五年级的第一次作文课上,他把这些难忘的经历写了下来,没想到的是,等作文本发下来之后,他看到的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写下了“文章很好,但抄就不好了”的鲜红的批语!他说当时他的脑袋就像被狠狠敲了一下,“嗡”的一声响了起来。性格内向的他没有拿着作文本去找班主任理论,但却委屈地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学毕业后上了初中,当时的班主任也跟着他们这一届到了初中,继续当他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他本想着这件事就这么遗憾下去了,对这件事也不再有什么想法了,直到有一次做练习册的时候,心情郁闷的他把这件事写到了测试卷后面的作文里,之后就把练习册放到桌子上。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偶然间拿起练习册翻看的时候,在这篇作文的后面发现一段话:对不起,是我当时误解了你,给你带来了这么长时间的伤害,我为自己当时的行为向你道歉,你能原谅老师么?同样的鲜红,同样的笔迹,他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第二天早上在校园里见到班主任的时候,他兴奋的跑过去,喊了一声:老师好!然后露出了一张灿烂的笑脸。 听完朋友的讲述,我很为他终能解开心结而高兴,同时,我更对这位未曾谋面过的“朋友的班主任老师”感到钦佩!为他的真诚的歉意,为他的向学生说“对不起”的勇气由衷的赞赏! 身为师者,抑或身为家长,我们都应该向这位班主任老师学习。当老师因为不了解实情而错误批评学生的时候,当家长因为一时之气而打骂孩子的时候,当我们工作中存在失误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向孩子们说声对不起?或许我们总想着:小孩子懂个啥,批评几句过几天他就忘了。或许我们理所当然认为:小孩子嘛,受点委屈怎么了,难不成还要我向他道歉?!诚然,在我们成人的眼里,小孩子就是“不懂事”的代名词,甚至有些家长和个别老师把孩子当成出气筒,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需要我们“痛改前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但错了就要改!哪里做错了就要从哪里改起!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误解了学生要主动说“对不起”,讲课出错了也要敢于说“对不起”,上课迟到了要向学生说“对不起”,有事请假不能按时上课同样要说“对不起”……学会向孩子们说“对不起”,这是我们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