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学问,人人争当探究家
四年级上学期,我将本学期课本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中队的社团活动进行了整合。扎扎实实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既拓宽了视野,又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块块版面记载着同学们的探索:
1.当第四单元讲到有关小动物的文章时,班级里掀起了每天读动物文章的热潮。他们饶有兴趣的探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以小组为单位办起了小动物作文的手抄报在校园里展览。
2.在我们学习第五单元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我结合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组织同学们开始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学生们每天的课后作业为上网搜集大量自己研究项目的资料,每周进行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资料,为撰写研究报告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每天搜集资料课外获取的知识比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更直接,更及时。而且理解的更深刻,教师也不必为教学这些知识而费时、费神。
社团展示会上,社团团长自己总结现场讲解材料:
在本学期的第二课堂中,老师让我们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搜集长城、兵马俑的资料。我们还了解了许多有关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我们每一天的探索中头脑中都有一大堆的问题,最终电脑博士和书本老师帮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班同学有的探索十三陵、有的探索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
在探索中我们办起了《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手抄报,也写出了自己探究过程的收获。同学们有的画出了古老的感觉;有的画出了一种清新的感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在上品德课时,我们学会了勤俭节约,我们调查了全班各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也知道了每个同学的家长和自己有什么不好或不节约的习惯。在课上,我们给自己的家长和自己一起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之后,我们再讨论一下自己的家长怎么改正的,改正后,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样的改变。
在学习到第七单元时,大家都兴奋不已,因为这次我们要学习写信和寄信。我们背会了写信的格式、自己做信封,而且是写给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等。不是让老师看看改改当成作文发下来就行了,我们还把自己写给老师的信转交给每一位老师,而且在写信时我们还知道了安阳的邮政编码和其他地方的编码,真是收获多多。
这一学期我们收获很多,我们知道了只有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向生活向社会学习,要多动手多动脑才能获得的最多,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为期几个月的周末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了。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到了很多。也许每个人的社会历练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千秋。这让我深深的思索着。
展示作品精彩纷呈
2014年12月30日下午,教室的窗台前围满了观看的同学。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在本学期社团中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前窗台上。
同学们所拿的纪念物品各种各样:王秋楠拿来4米多的《清明上河园》画卷,挂在窗户上特别醒目。同学们看了无不发出惊叹!此外还有皮影、各种风景名胜的门票,有为老师和亲人写的一封封信件,还有各种纪念品以及张睿哲同学精心制作四个组牌。我们中队的张天一同学作为团长精心准备了本学期社团活动的材料,进行现场生动的介绍,非常具有号召力!张博文同学手拿一个黑色的盒子现场讲解声音洪亮,真挚感人!原来这是爸爸从很远的苗族给妈妈买回来的。由于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地,她说他和妈妈经常来欣赏这个金黄色的银手镯来表达对爸爸的想念……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听了眼睛里也含着热泪!在介绍中,四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把一件件纪念品中蕴含的情谊再现出来。同学们不得不拿起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惊人的发现。《探究社团展示真----》记录着孩子们本学期的点滴耕耘。
同时周一国旗下演讲,也是为了激发全校同学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