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样教语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中编拍了张晓风的《我喜欢》一文。这是我第一次细读。前些年在对调评卷中,改过仿写《我喜欢》的作文,默写《我喜欢》中的句子,真正喜欢上这篇文章,并从中受到启发的,还是本学期执教之时。
原以为作家笔下的我喜欢,会是久远的,永恒的,高贵的,没想到张晓风喜欢的,是那看到中学生美好宽阔又明净的额头以及活泼清澈的眼神的一刹那;是那从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的一种感觉,是那黄昏的小溪旁,四顾无人,伸足入水,享受生活的一种意境。原文提及喜欢的五十多个场景,都是生活中亲切、细微的情节,而她的感受却那么柔婉、独特,耐人寻味。情和景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渲染出一份宁静淡远的意境。全文较长,重复“我喜欢”三个字,一点儿也不空洞、乏味,新颖恬美的意象接连而出,织成充沛丰盛的感情世界,返璞归真后的典雅把平实的生活写出了诗意。读了《我喜欢》,看到了生活中这么多值得喜欢的人、事、物,心中泛起一波波宁静和温馨,觉得活着真美。
我喜欢语文,但我的语文课堂却一塌糊涂,教学成绩少见起色。读了《我喜欢》。我决定这样安排语文课堂。
我读你听。每篇课文,我都喜欢从头到尾读给学生听,学生报以掌声,我感觉教学任务完成了四分之一。
你读我听。培养学生朗读的欲望,语言感悟能力,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加深理解。学生乐此不疲地读书,又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四分之一。
我写你听。学完一篇文章,老师写出读后感或教后感,在课堂上念给学生听,联系实际,打动内心。这是学好一课的四分之一。
你写我听。学生写读后感或学后感,全班交流,发表见解,彰显个性。完成这课学习的四分之一。
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课堂,没有条框限制,甚至不受时间限制,尽情释放,畅所欲言,高兴时,手舞足蹈,振臂疾呼。悲伤时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我喜欢安静的课堂,学生在书中圈点,知识顺着笔尖融入头脑,无论想入天际,无论陷入深渊,风筝的线,我不去拽拉。
我喜欢在凌晨,细细地批改作文,圈圈点点,自言自语,写上长长的批语,和孩子在纸上交谈。
我喜欢不讲的课堂,没有指手画脚,没有外来干扰,静静地读,静静的听,静静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