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学校信息通报:“昨天中午对放学路队进行抽查,发现没跟路队的情况如下:1.2班1人, 3.1班4人, 4.5班4人, 5.6班3人。请大家教育学生放学时拿齐东西,及时锁门,养成好习惯。”一看这样的通报中又有5.6班,我头都大了,要知道,从开学的第一周升旗仪式上我们班挨批评,一直到现在,没有一次通报批评时不被点名的。不是因为有人违犯校规吃零食,就是有人没戴红领巾,诸如此类的校规校纪我对学生强调多遍了,可这帮熊孩子们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本周学校要严整学生路队回家的纪律,我在周一班会上特意就此项要求对学生进行了重申,并制订了奖惩制度,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两天时间,就又犯事了。这接二连三的批评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带班信心打击不小。我真的开始怀疑自己一味的讲道理是否奏效,自己的耐心还能坚持多久。学生每一次犯错后,我都愿意相信他们面对我时的那份忐忑和愧疚不用我多说什么,他们就知错了。我只听他们说明自己错在哪里,只看他们悔过自新后的行为,我不需要厉声呵斥,更多的时候我愿意找些相关联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从故事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并接受启发。比起那些靠威吓管理班级的方法,我更愿意相信润物无声的神奇。我努力和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因为我相信“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带来好的思想教育”。从四年级接任这个班,到现在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虽说偶尔仍会有体育课因纪律差而被停上,音乐课因不好好唱歌被迟延下课,但我仍可以很欣喜地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他们在遵规守纪上的努力克制,他们在活动比赛中的全力以赴……这番可喜的变化让我欣慰自己的带班理念没错,每个孩子都是向好的,我是可以春风拂面,细雨无声地感化他们的。可就在我坚信这份付出,沉浸于小小成功后的喜悦之时,他们怎么又重蹈覆辙了呢?这份育人的工作真的如传说中的那么难吗? 我按捺住满心的失望,重新振作起精神,告诫自己:先调查清楚再下定论。我在学生路队时认真清点了人数,所有人都在。我询问大家:昨天路队时谁没有跟随班级队伍私自出校门的?没有人回应。我不相信学校督查会有失误,再次追问,仍没有人承认。这越发让我失望了,犯了错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吗?每个孩子都一脸迷茫地看着我。我只好把学校通报批评的事告诉他们,并言说:德育处有记录,你们最好主动承认,免得查证后自讨没趣。这时有孩子提议去德育处核实一下。 核实后的结果是学校检查记录中确实有五六班,但三个人的名字都不是我们班的学生,这么说是有冒名的。事情像是可以过去了,但对孩子们的错怪和误解却让我心生愧疚。我口口声声鼓励他们并表示相信他们,但自己真的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了吗?我真的拿出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进步了吗?几次批评就能动摇我对他们的信心,瓦解我的育人信念,我真的做好了和他们一起成长的心理准备了吗?这次“错怪”好比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伪善和龌龊。 尽管孩子们并不清楚我在这件事前后的所思所想,我仍决定写下来读给他们听,算是我这个当老师的对他们做的检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