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2.8班 http://q.xxt.cn/banji4331328527100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201次 | 博客点击306次 | 评论0次

方老师谈认识厘米

发表时间:2014-09-01 17:32:33 [查看原文]

一、体会产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哪些古时候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

1、一庹、一拃、一脚、一步等身体的一部分做测量的工具。

古时候,部落中的一个人打猎时看到一只大老虎,想要告诉部落中的其他人,他用打开的双臂向大家描述这只老虎有多长。另一位妈妈想用兽皮给孩子做一件衣服,她用拇指与中指打开围孩子的腰一圈,再去剪兽皮……

2、老师拓宽介绍:

 另一个部落以种稻子出名。有人看到一种没看到过的昆虫,他用三粒米连起来表示它的长。

 我初中学过一篇古文《核舟记》。核就是桃核、杏核之类。舟是船。用果核雕刻成的船,船里有划船、唱曲、听曲的人。你可以想像得出那雕刻的师傅用小米一样的长度做单位去刻。

总之,人们用身上自带的或身边常见的物品做长度单位来方便描述长度。

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活动:用拃量课桌的长,给阿姨打电话订桌罩。

 有同学报5拃;有同学报4拃;有同学报6拃……

 我分别按大家报的,用我的一拃做单位去拃不同的长度剪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

 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做桌罩的话不能用。因为每个人的一拃都不一样。

 2.活动:战国七雄。每个国家的1寸都不相同。楚国的某人到齐国、到越国、到秦国分别买10寸布。有的够做一件衣服,有的还不够围住上身……

 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1寸,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规定,所以很不方便。

 3.介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4.用自己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数学课本的宽。

 结果大约都是18厘米。

三、感受1厘米

 1.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捏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轻轻抽走,不要任意收缩。

 2.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放在食指指肚上,感受食指指肚的宽大约1厘米。估测时可以用左右食指顺序交替数大约几厘米。

 3.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田字格的长等。

四、做小尺子

 把1厘米一端与物品一端对齐,1厘米1厘米地量,很不方便。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些小正方形连起来,从0到几标上刻度,为了防止磨损,又在前后面余出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把小尺子。

 这时再去量时,要注意什么?

 不能把尺子最左端与物品左端对齐,而是要把0刻度线与物品左端对齐,再读物品右端所对的刻度。

 五、用厘米尺量。

一、体会产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哪些古时候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

1、一庹、一拃、一脚、一步等身体的一部分做测量的工具。

古时候,部落中的一个人打猎时看到一只大老虎,想要告诉部落中的其他人,他用打开的双臂向大家描述这只老虎有多长。另一位妈妈想用兽皮给孩子做一件衣服,她用拇指与中指打开围孩子的腰一圈,再去剪兽皮……

2、老师拓宽介绍:

 另一个部落以种稻子出名。有人看到一种没看到过的昆虫,他用三粒米连起来表示它的长。

 我初中学过一篇古文《核舟记》。核就是桃核、杏核之类。舟是船。用果核雕刻成的船,船里有划船、唱曲、听曲的人。你可以想像得出那雕刻的师傅用小米一样的长度做单位去刻。

总之,人们用身上自带的或身边常见的物品做长度单位来方便描述长度。

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活动:用拃量课桌的长,给阿姨打电话订桌罩。

 有同学报5拃;有同学报4拃;有同学报6拃……

 我分别按大家报的,用我的一拃做单位去拃不同的长度剪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

 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做桌罩的话不能用。因为每个人的一拃都不一样。

 2.活动:战国七雄。每个国家的1寸都不相同。楚国的某人到齐国、到越国、到秦国分别买10寸布。有的够做一件衣服,有的还不够围住上身……

 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1寸,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规定,所以很不方便。

 3.介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4.用自己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数学课本的宽。

 结果大约都是18厘米。

三、感受1厘米

 1.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捏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轻轻抽走,不要任意收缩。

 2.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放在食指指肚上,感受食指指肚的宽大约1厘米。估测时可以用左右食指顺序交替数大约几厘米。

 3.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田字格的长等。

四、做小尺子

 把1厘米一端与物品一端对齐,1厘米1厘米地量,很不方便。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些小正方形连起来,从0到几标上刻度,为了防止磨损,又在前后面余出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把小尺子。

 这时再去量时,要注意什么?

 不能把尺子最左端与物品左端对齐,而是要把0刻度线与物品左端对齐,再读物品右端所对的刻度。

 五、用厘米尺量。

 
 

一、体会产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哪些古时候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

1、一庹、一拃、一脚、一步等身体的一部分做测量的工具。

古时候,部落中的一个人打猎时看到一只大老虎,想要告诉部落中的其他人,他用打开的双臂向大家描述这只老虎有多长。另一位妈妈想用兽皮给孩子做一件衣服,她用拇指与中指打开围孩子的腰一圈,再去剪兽皮……

2、老师拓宽介绍:

 另一个部落以种稻子出名。有人看到一种没看到过的昆虫,他用三粒米连起来表示它的长。

 我初中学过一篇古文《核舟记》。核就是桃核、杏核之类。舟是船。用果核雕刻成的船,船里有划船、唱曲、听曲的人。你可以想像得出那雕刻的师傅用小米一样的长度做单位去刻。

总之,人们用身上自带的或身边常见的物品做长度单位来方便描述长度。

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活动:用拃量课桌的长,给阿姨打电话订桌罩。

 有同学报5拃;有同学报4拃;有同学报6拃……

 我分别按大家报的,用我的一拃做单位去拃不同的长度剪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

 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做桌罩的话不能用。因为每个人的一拃都不一样。

 2.活动:战国七雄。每个国家的1寸都不相同。楚国的某人到齐国、到越国、到秦国分别买10寸布。有的够做一件衣服,有的还不够围住上身……

 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1寸,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规定,所以很不方便。

 3.介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4.用自己准备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数学课本的宽。

 结果大约都是18厘米。

三、感受1厘米

 1.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捏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轻轻抽走,不要任意收缩。

 2.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放在食指指肚上,感受食指指肚的宽大约1厘米。估测时可以用左右食指顺序交替数大约几厘米。

 3.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田字格的长等。

四、做小尺子

 把1厘米一端与物品一端对齐,1厘米1厘米地量,很不方便。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些小正方形连起来,从0到几标上刻度,为了防止磨损,又在前后面余出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把小尺子。

 这时再去量时,要注意什么?

 不能把尺子最左端与物品左端对齐,而是要把0刻度线与物品左端对齐,再读物品右端所对的刻度。

 五、用厘米尺量。

 同桌监督互量数学课本的宽。

 你会用尺子量吗?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