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5)班的语文老师生病了,学校安排我给他们班代几天语文课。第一天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在同学们阅读完童话故事《两只蚂蚁》之后,我先让学生们在小组里交流对两只蚂蚁的看法,然后在班内交流。当在班里交流时,坐在前几排的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很佩服第一只蚂蚁,当它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困难,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有的说:“第一只蚂蚁做事不动脑筋,我喜欢第二只蚂蚁,它很机智。它在遇到困难时不仅不害怕困难,而且能用智慧巧妙地克服困难。” 我鼓励、引导着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前排的孩子踊跃发言,可坐在后排的孩子举手的却很少。我说:“前面同学的表现都很优秀,下面的机会让给后面的同学好不好?”我边说边向教室的后面走去。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我拍了拍一位戴帽子的大个子男同学的肩膀说;“你来说说吧。”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发出一阵笑声。只见那男孩把头埋得很深,还拉了拉帽檐遮住了自己的脸,然后低着头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从同学的笑声里我分明感觉到了嘲笑的意思。这时一个低沉声音说:“他什么都不会,老师怎么叫他。”看来这位学生平时一定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发言的机会一定也不会多。大男孩沉默了。我也感到他一点自信也没有了。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是让这个已经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坐下,另叫其他举手的孩子?还是----- 其实,我对这班孩子的嘲笑声也很不满,能批评一顿吗?批评一顿不但会破坏课堂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会造成同学们的抵触情绪。这时,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些孩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们像花儿一样吸引着老师的注意,获得老师的赞赏。有更多的孩子像草儿,他们或许默默无闻、或许调皮捣蛋,但他们也有着开花的愿望,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更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 于是,我面对全班同学说:“相信自己很重要,同学的相互鼓励更重要。”我故意把“更”字说的很响亮,“大家愿意不愿意给他点鼓励?”我话音一落,教室里掌声一片。可那个男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抬头。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我又看着他说:“老师相信你,同学也相信你,你应该勇敢地抬起头给自己自信。”男孩终于抬起了头,我看到了这个男孩的脸,一张白白的、圆圆的很帅气的脸。“多帅的男孩啊!”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男孩听了这句赞美的话挺了挺胸脯。同学们也自发地鼓起热烈的掌声。我被同学们的掌声感动了。“看,同学们多相信你啊!都是发自内心地给你鼓劲加油。大家都相信你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小男孩站直了身体,声音响亮地发言了:“我很佩服第一只蚂蚁,因为它遇到困难时很勇敢、很自信,今后我一定向它学习。”同学们再次为他鼓起热烈的掌声“说得多好啊!相信自己,你会越来越棒!谢谢同学们,今天在你们的鼓励下,不敢发言的同学勇敢地发言了,而且说得很好。他进步了,你们也进步了,你们学会了用“鼓励”帮助别人。相信咱们班每个同学都会越来越棒!” 此时此刻,安排在下一节课的一篇诗歌《自信是一种美丽》放在这种愉悦的环境里让同学们来读多么合适。于是,我临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同学们来齐读诗歌《自信是一种美丽》,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我想经历这段小插曲,这个男孩以及同学们对《自信是一种美丽》会有更深的理解。给每一颗草开花的时间,不仅让我收获了意的惊喜,而且超额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