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2014届6.3班 http://q.xxt.cn/banji646399648232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653次 | 博客点击1753次 | 评论0次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发表时间:2014-02-23 11:43:31 [查看原文]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五年级小学语文导学案



  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祖父的园子    



课型:阅读教学中的略读课    主备人: 刘书香     
授课教师: 刘书香 



审核人:陈永忠   张改兰     班级:五四班     使用时间:2014224












































学习


 


目标



1.借助文中注音会认读“、圆滚滚”等词语。细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句段,通过合作学习会说出、读出作者的心情并感悟出表达的方式。



学习


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


难点



能感悟到并说出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心情的。


 



 


 


 


知识链 


 



萧红(191161─19421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有人说,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 



我会预 



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通顺。


2、我会给划线的生字注音。


 


蚂蚱    嗡嗡          桃、    壳、   瓜、水、毛嘟嘟


3、课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找出这样的词语:(例如)胖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我”在里面都干了些什么?你认为“我”做得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事情,说说你的理由。



合作探 究



探究点一: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请划出关键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悟。


探究点二:为了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情感,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一、我会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


                                                                                   


                                                          泼大雨       


                                                                                   


 


二、我会填。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                
)的画。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作者在这里心情是(        )的、(        )的。这里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三、我会选。(单选)


本文在写作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是:(       


1、           
华丽的语言,详细的人物心理描写。


2、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学习


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畅所欲言吧。



拓展延伸



1、课外请阅读欣赏萧红《呼兰河传》中里一个片段。


2、如有兴趣的同学请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附:拓展延伸的材料:)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



  “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点评】这是“我的祖父,童年里是他给“我”带来欢乐、带来慈爱、带来温馨,爱笑的祖父,健康的祖父,充满着童心的祖父,你是照耀“我”童年天空的太阳……这个细节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慈爱的而又充满童心的老人。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