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成立校园研究院以来,我把研究专题定在了课堂教学研究这一方向上来,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方沃土上潜心钻研,不断实践,取得自己的心得和体验。从最初到现在,一路走来,有迷茫也有收获,有崎岖也有突破。今天借这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做以交流,期待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一、“语用型”课堂研究专题的产生
研究院成立之初,我把专题定为“本质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非常幸运的赶上1999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第四课程改革的浪潮刚刚掀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都对课改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更是充满了兴趣,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的书籍,观看课改录像课,参加培训,并在一次次赛课中不断充实和提高。相伴课改一路走来,我时刻关注着它跳动的脉搏。为了摒弃以往繁重分析,全国无数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路摸索,从最初的双基训练,再到后来的以读为主,进而到语文课堂以品读感悟为主线,每一次突破,都令我欣喜不已,并在自己的教改试验田上实践,落实。近两三年来,我越来越感到困惑,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难道就应该停留到以读为主和品读感悟的层次上来吗?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究竟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才是科学、有效的?带着这样的困惑,我把研究专题定位为“小学语文本质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当时,研究院就我光杆司令一个人,势单力薄,甚是孤单。后来,有了陈瑞霞和姚军莉两位优秀老师的加盟,使我感到勇气倍增,信心满怀。时隔不久,我校召开了校园研究院负责人碰头会,这也是一次诊断会和把脉会。在会上,两位张校长和岳主任听取了我的汇报,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问题,比如“本质课堂”这一提法太大太空,不像现在现有的“诗意课堂”“主题教学”等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会后,我对这一问题苦苦琢磨,是啊,我的初衷无疑是正确的,我想寻找自己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想寻找教学最佳途径和方法,但这应当是最终的大方向,也是全国名师新秀和无数小学语文教师努力的大方向,我应当在这一大方向下寻找一个着力点,一个可行的抓手,让自己努力有切实可行的落脚点。翻看近两年的小学语文类杂志报刊,我发现这也是大家现在的共同的困惑和思考。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观点和提法也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专家提出,我们应当在以往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的表达,突出文本的语用功能,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文本,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方法,变得更加会说会写会用。正如《语文建设》2008年Z1期一篇文章所说,语文教学本质上从本质上看,语文教学不是语形教学,不是语法教学,甚至也不是语义教学,而是突出“语言运用和实践”的语用教学。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刘仁增的新著《让语文回家》,一书的出版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在这本书里,刘老师把学生没有带向“理解本位”“感悟至上”的泥沼,而是将他们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从而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语用教学”。他坚定地认为,“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是语文教学的本原旨归,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这一观点无疑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命脉,在理解和感悟独霸语文课堂的今天,确实是个可喜的突破。专家这一观点的提出让我心中豁然开朗,的确,在以上观点的影响下,我将我原来所定的“本质”课堂研究专题改为了“语用型”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名称虽变,方向未变,只是心中的具体目标更加明朗。专题定下以后,我在网上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小语届研究相似专题的已经有了,但只有为数很少的两三所学校,也都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这带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二、“语用型”课堂研究专题的内涵与实践
一篇文章写了什么,大家一读就会知道,为什么而写,想想也能明白,怎样写的却是个秘密, 往往需要我们老师去引领学生去发现。这就是语用型课堂研究的意义所在。“语用型”课堂将学生的言语发展视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摒弃繁琐的分析,杜绝没有理性的阅读,赶走一味拔高的感悟,以学习语言为本。结合文本,让学生展开对语言的积累、表达和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加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浓。这是我对语用型课堂内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地在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曾经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就是这一课型的尝试。介绍。有了点滴感受后我及时总结,先后有两篇心得在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的两位同伴陈瑞霞老师和姚军莉也充满了信心和兴趣,他们都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实践,我们会经常见面在一起交流又有哪些新的尝试,读到哪些让自己很受启发的文章。待会会请他们上台进行专门介绍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三、“语用型”课堂研究专题的未来与前景
“语用型”课堂这一专题的研究,就其功效来说,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减少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就其范围来说,既可从教材入手,发现教材中适合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语用点,这样的点只要用心寻找,就会发现比比皆是;也可以从策略入手,寻找适合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还可以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具有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模式,可以说,适合研究的方面很多很多。而我们主要定位在方法和策略方面。从发展前景来看,全国目前对这一方向专题的研究都尚处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我们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以上是我对语用型课堂研究院阶段工作的总结和汇报,接下来请听我们研究院其他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