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请不要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听沈大安老师课后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老师要引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些在课程目标上醒目写着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忽视了它的工具性特点呢?沈老师所列举的《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激起了我的反思。平时我的课堂不也是这样吗?要么代了科学老师的课,要么代了品德老师的课,要么代了历史老师的课,要么代了……时间长了,学生只知道地球有多大,有多热,有多远;鲸鱼原来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新型玻璃有吃音玻璃、防盗玻璃、夹丝玻璃等;和人相处要宽以待人,等等等等。学生不知道作者如何清晰明了地写出地球的特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出鲸鱼的特点,《新型玻璃》中的过渡句用得多巧妙啊…….这种经常忽视语文工具性特点的课堂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不会运用或者说不能很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听沈大安老师的课后,对于怎么运用课程目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心里渐渐明朗了。
老师们,请不要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