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大盘鸡 在昨天中午的餐桌上,我和大家一样享受着“师傅们”作出的美味佳肴——大盘鸡。这一顿饭,我一边吃一边想,从中感悟颇多! 大盘鸡,是由什么组合而成的。油、肉、土豆、烩面片等。看老师们一个个吃的津津有味,我知道这是对两位师傅的肯定。这里边蕴含着一个教育的问题。 大盘鸡是美味的!但是,在没有加工之前,这其中的每一种食物,油、肉、土豆、烩面片等,又有谁能够喝得下、吃的下呢?答案可想而知。 类比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什么是油、土豆等?就是书本上的知识。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做一名“师傅”,需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精心的设计和加工。假如,你不用心思考,你就设计不出形式多样的菜单;假如,你不认真加工,你同样做不出美味的佳肴。如此,一个师傅便失去了客人,失去了客人自然被老板炒了鱿鱼。当然,如果自己本身就是老板,那只好打折转让于人。 联系我们身边的教师,从学科知识角度来讲,哪个教师要是书本上的知识不会,那是绝对不能担任这门学科的教学的。这些学科知识是什么?就是“油和土豆”。我们原本从学校出来,这些知识是早就具备了,这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设计和加工,以及火候的运用。这些程序,就相当于我们的备课、上课。一个师傅不精心设计自己的饭菜质量,是没有客人光顾的。但教师的工作可就大不一样,可以精心设计,也可以不精心设计。如此,实际上就相当于师傅把那些未被加工的土豆、烩面端到了客人面前。是你,能吃下去吗?别说吃好。其结果是什么?教师站在堂上凭着良心和力量使劲讲解“大盘鸡”是如何做成的,就是自己做不成客人喜欢的大盘鸡。 教育教学,要的不仅是我们肚子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和加工的本领,这就是教学艺术。手艺差的,做出来的或许个别人吃上一嘴半嘴,但终究是不被认可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艺术的学习和提升。多看看、多学学其他师傅们是如何设计的,又是如何加工的。只有这样,一个教师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新学年已经来到!新的学年,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就是教学艺术的学习。只有看准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被学生所喜欢,我们做出的饭菜才能被学生所接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