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结缘,书香满家园
培根说:“书是治俗、治愚的良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所以从儿子两三岁的时候起,我们就通过给他念儿歌、讲故事等方式让他感受读书的乐趣。现在我们的家庭与书结缘,书香充满了我们的家园。
我一直都喜欢读书,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家务的增多,慢慢的就只读一些实用的、专业的工具书,为的是应付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考试。但儿子在不断的长大,他的问题越来越多了,经常被他问的答不上来,用他的话说:“我已经OUT了”,使我意识到不读书不行了,于是我就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而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孩子小的时候,走到街上,每当看到显眼的宣传海报、广告、宣传栏等我都要停下来给孩子讲一讲,使他对阅读有了初步的概念,原来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中也有这么多的知识,但只是讲得太简单了。这样到家里以后,看到书他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来,想从书中了解更多的知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知识的渴望是谁也剥夺不了的。
儿子今年已经十岁了,而他与书结缘也有八年了,回顾八年来与书结缘的点点滴滴,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记得儿子上一年级时,学校号召大家读《三字经》,我就从网上给他下载了一本,和他一起读,并给他规定每天读八句,儿子对这本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觉得读着很有意思,有时还要求多读一些,并且活学活用,批评外婆“幼不学,老何为”,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也许他太想拥有一本《三字经》了,放学回来后,就给我讲他同学的书如何精美,并且做梦时得到了这样一本书。于是在我和儿子逛超市时,我说:“不如今天咱们不去多美奇吃汉堡包了,咱们用这些钱去新华书店买一本《三字经》吧。”儿子听了,竟然爽快的答应了(要知道这也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情呀),并且还安慰自己说:“《弟子规》上讲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我今天虽然没有吃到汉堡包,但我得到了一本书,我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与书结缘,使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书香。六一节时,学校举行“跳蚤书市”,让孩子们进行社会实践。儿子说要为他的摊位做一个小小的招牌,问我叫什么名字好,我就让他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他想了一会儿,说我卖的都是书,就叫“书香小铺”吧。我从心底里称赞孩子的构思,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书了,他已经陶醉在书香中了。在孩子写的一篇《我的梦想》的作文中,他说他的梦想是开一个名叫“书香”的占地二百平方米以上的书屋,并且开这间书屋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爱书的人都有书读,都有地方读书。我深为赞叹,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梦想,说它平凡是因为它只是开一个微不足道的书屋,说它伟大是因为它让爱书的人都有书读,都有地方读书。我知道,这都是书在他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书结缘,使孩子的知识面得到广泛拓展,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小百事通”。我不仅让孩子读文学籍,并给他订了《儿童时代》、《素质教育》等,让他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每当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时,孩子也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饭桌上我和他爸爸聊起工作平淡没意思之类的话,儿子立刻说:“生活要有目标,这样才能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有前进的动力。”他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哲学家了。
与书结缘,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在他看到书上一些小实验的时候,也会积极动手去做。比如他已经学会制作电磁铁、电池、弹弓的方法,他还打算做一个树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看到这句话时,孩子说他要做这样的人。那么,就让我们从学习中体验快乐,从阅读中体验书香,快乐阅读,快乐生活!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