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本第六组教材是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的,我一直期待着对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不仅因为书中编排的课例情深意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崇高与无私,还因为文中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读后令人感动,学生易产生共鸣,且启人思索。课标要求学习课文主旨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建议中提到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这一建议提醒了我,何不抓住这样一次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们加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沟通。
我想起先前和一些学生父母接触、交流时,不少家长向我力数自己孩子在家的劣行逆迹,让我诧异的是,平日里我眼中的乖巧学生怎么在父母眼中反成了叛子逆女?家长们在表述孩子“不良”行为时一脸的愁苦,满腹的辛酸,将现在的孩子定性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想我不用向孩子证实以上叙述的真伪,因为一样为人父母的我有着同样的困惑:为何自认为深爱着孩子的我们却无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为何明明是在爱中成长的孩子却对父母的付出浑然不知,漠然不觉?想想孩子们习作练笔时,但凡涉及到父母之爱的文章,孩子们的选材出奇一致的都是学习上父母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生病时怎样焦急地背自己去医院看病。好像除却这两方面的事例再谈不出其他。是爱的空泛,还是悟的浅薄、延钝?我成为此百思不得其解。这次我决定借助文本的阅读学习,深入地给孩子们开展一次爱的教育。
在学习本组课文初始,我通过朗读一篇颂扬母爱的诗歌引领孩子们踏上爱的旅程,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都在向我们诠释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我不仅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情感朗读课文,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体会不同的父母之爱,还借机将家庭作业定化为诵读父爱、母爱的文章,观察爸爸、妈妈言行举止间流露出的爱,借助日记捕捉爱的信息,体味爱的温馨。每天的日记鉴赏时间,我总能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居然有如此细腻的心思,他们从妈妈为自己暖被窝,爸爸在餐桌上给自己夹菜,爸妈在自己临出门是一声“注意安全“的叮咛,感知到了爱;从妈妈亲切的召唤,爸爸善意的提醒,爸妈送自己上学时”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的嘱咐中悟出了情。不是孩子们感受不到爱,却原来使我们没有教给孩子们感受爱的方法;不是孩子们不懂得爱,是我们没给孩子提供说出爱的机会。由此看来,幸福是要提醒的,爱是要学会表达的。这项感悟爱,触摸爱的作业我们还在进行中,它将沿随我们对本组课文学习的始末,当然绝不会尾随学习的完成而结束,相信这份爱的教育会作为孩子们人生的必修课程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也相信,写本单元作文时,他们的习作内容再不会出现雷同的事例,因为几天来的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已经使他们可以从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表述父母的爱,那自然流露笔端的文字会溢出许多真实感受,深切体会。
读爱的文章,讲爱的故事,听感恩课堂,安排孩子和父母促膝交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那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无一不在叩击着孩子们真挚的心灵。我愿意相信,他们在接受了这次爱的洗礼后,那浓浓的爱意定能在他们的心底孕育出朵朵美丽的花。
看到了父母至真至纯的爱,感悟到了这份爱的无私,触摸到了这份爱的温度,孩子们仿佛在几日内长大了许多,我分明听到了花蕾绽放,竹子拔节的声音。这一切的一切全源于人世间有着这样一份最美最真的父母之爱,源于我对这次教育契机的智慧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