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 | 博客首页 | 圈子首页 | 帮助

新乡市新区小学2014届6.3班 http://q.xxt.cn/wenxinbaicaoyuan

圈 主
博 主
圈子公告更多>>>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点击375次 | 博客点击580次 | 评论0次

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动

发表时间:2012-11-30 23:00:15 [查看原文]

20121122 星期四 阴天

今天,我要给孩子们上林海音《迟到》一课,感受那份深深的父爱。这篇文章选自她的一篇短篇小说《父亲的花儿落了》。对于林海音,只是依稀记得《城南旧事》,若不是课本上有这篇文章,我大不会去读她的书,至少现在不会,也许以后遇到了会拿来读读。

课本上只写了“我”的一件童年往事:因童年时代喜好赖床,在一次父亲的严厉管制下,我改掉了赖床的毛病。全文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严厉”和“疼爱”。如果单从本篇课文来说,也只是让孩子们感受到那份暖暖的爱,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当我给孩子读原文时,孩子们,包括我在内才明白为何原文名为《父亲的花儿落了》。特别读到父亲和“我”在病房中的谈话,爸爸就要离开了,他不能去学校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了,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一般,心情有些难以平复,我努力不让孩子们看出来,听出来。但越往下读,声音变成硬咽,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停了下来,渐渐的,我已看不清书页上的字,当我拭去泪水,强让自己平静时,已看到教室里的孩子有的用双手捂住脸,有的把脸在胳膊里,有的在揉眼睛······我说,谁来读,班上一个长的胖胖的,名叫小泽的孩子起来,说:“王老师,我来读吧。”孩子拿起书,很认真的读着,我们很用心的听着。

我就在想,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让孩子学到什么?只是一味地就本授本吗?不,除了学习文体的写作方法,更多的要对“心”有触动,是内心深处的那份“情”。你在读的过程中,随着作者一起去感悟,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做他做的事,说他说的话,想他所想。他哭你也哭,他笑你也笑,和他一同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和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与文本对话。

从而,我也发现,孩子是很容易被感动的,毕竟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不会去掩视什么。我也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让我还能被感动。不知若干年后,我的“心”是否还依然简单。

标签: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况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 登录 后再评论
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个字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图片